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育见故事
教室里来了只小壁虎
邢雪莉

    “老师,窗帘上有一只小壁虎!”

    春日午后的课堂略显沉闷,二年级的学生正在按照我的要求讲自己编写的绘本故事。但大多数学生的故事缺乏细节,不具体也不生动,这使得有些学生显得兴致不高。

    这时,不知谁率先发现一只莽撞的壁虎爬上了教室的窗帘。随着一声惊呼,学生被“惊醒”了,有的把书本卷成筒当作“望远镜”远远“眺望”这位不速之客,有的干脆离开座位凑上前去仔细端详,还有的站在凳子上兴奋地手舞足蹈……我不断拍手示意大家停下来,可根本没人理会——他们的好奇心还没有得到满足呢。

    十几分钟过后,学生的兴奋情绪释放得差不多了,我请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闹哄哄的教室逐渐安静下来。我趁机抛出问题:“刚才大家观察得那么仔细,讨论得那么热烈,那就先来说说你眼中的小壁虎吧。”出乎我的意料,一双双小手像雨后春笋般齐刷刷地冒出来,就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刘夏也高高扬起了手臂。我便第一个叫起了他。他兴奋地说:“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小客人,就是小壁虎,它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手和脚都很灵活。”不少学生不等我点名,直接站起来抢着说:“小壁虎一定是很羡慕我们,他也想来上学”“夏天快要来了,小壁虎一定是帮我们来捉蚊子了”“小壁虎是益虫,我们要爱护它”。“小书虫”胜涵则提醒大家:“壁虎的尿液有毒,如果沾到皮肤上会引起红肿发痒”,我表扬了他的“博学”。

    看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及时鼓励他们:“大家说得都很好,如果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话写下来,不就是一篇非常棒的观察日记吗?现在,我们用笔记录下这一神奇的时刻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好!”——要知道,平时的写话课可没听到过他们这么干脆的回应。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此时下课铃响了,我提示大家先休息一下,下节课再继续写,但除了几个上厕所的,其他孩子都依旧在座位上“奋笔疾书”,似乎担心停下来灵感就会溜走。

    第二节课刚开始,便有几个学生陆陆续续把日记交了上来,并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逐字逐句阅读着学生的作品——他们真了不起,短短的几十分钟,竟然写出了让我刮目相看的文章。

    刘夏这样写道:今天上语文课时,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一只可爱的小壁虎。我不知道它是从哪来的,或许它是从窗户外爬进来的,又爬到窗帘上了。(加上了自己的联想,让故事有了延伸感)下课后,同学们你挤我拥围在窗帘前观察小壁虎。我发现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手和脚都很灵活。(他观察得多么仔细)夏天的时候,它还会帮我们捉蚊子呢!我们要好好爱护这位“朋友”。

    浩林为文章取了一个有趣的题目——《小壁虎来听课》,他这样写道:今天,小壁虎来我们教室上课,它为什么要来上课呢?因为它觉得很有意思。(自问自答的写法很有新意)它每节课都会认真听讲,比我们还要专注呢。不过,我觉得它来听课还有另一个目的:夏天快来了,它来保护我们不被蚊子叮咬。

    墨涵对写作方法的掌握更令我惊讶,她是这样描写的:今天,我们教室的窗帘上来了一只小壁虎。它的样子非常可爱,(她会用总起句,这让我意想不到)圆圆的脑袋,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天啊,真不敢小瞧她,还会用“炯炯有神”这个成语,真令我佩服)老师说小壁虎是被我们课上的绘本故事吸引住了,小朋友说它想来我们教室里当学生,和我们一起学知识。它真可爱,我喜欢它。(文末总结呼应开头,笔法真“老到”)

    还有许多学生都写出了让我耳目一新的文章,这群二年级的学生令我刮目相看,也让我意识到,当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时,他们的创造力会带给我们惊喜。所以,教师与其不厌其烦地讲授枯燥的方法,不如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习便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胜利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