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一校一品
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中心小学:乡土盛开劳动花
黄莉娜

    为有效解决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的问题,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中心小学立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要求,坚定“劳动教育、知行合一”的发展方向,立足乡土,打造了农村劳动教育新样态。

    学校坐落在辽河之滨,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利用闲置的平房建设了“两馆两场”,分别是农耕文化馆、农耕实践馆、二十四节气广场、开心农场。农耕文化馆由史前农耕文化、古代农耕文化以及近现代农耕文化三大板块组成,以场景模拟、图文介绍、实物展示的方式综合展现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乡村民生民俗等内容,勾勒出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图;农耕实践馆内有柳编(草编)工艺坊、古法造纸坊、磨坊、印刷、雕刻、石磨豆腐、刻纸、纺线等多项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手工坊,学生可体验先人的文明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用当地特产“王千青石”装饰的二十四节气广场设有辘轳、磨坊晾晒场、粮仓、葫芦长廊等设施,真实呈现传统劳动场景,能引导学生了解民生民俗,认识传统农具,学习传统耕作方式和精耕细作方法;学校开辟了近5亩开心农场,分成种植园、养殖园和果树园,在这里学校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进大自然,用田间劳作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传统农耕文明风采的同时全方位体验劳动的快乐。

    依托“两馆两场”,学校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构建了二十四节气、识农、学农、悯农、爱农等90多门多彩课程。

    通过富有诗意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学校着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利用日晷的计时方法,引导学生收集各个节气农谚、时令节气常识、童谣、诗词、故事等,并给节气诗词配画、制作手抄报,还将学生的作品结集成册。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农事劳作,如手摇辘轳练习提水,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极大地优化了劳动实践育人途径,锤炼了学生意志品质。

    每逢社团开课,学生都在农耕馆的土炕上学习做手工、剪窗花、锤布石上锤被,感受祥和融洽的劳动氛围和中华农耕文化的魅力。

    每到七月,葫芦长廊上挂满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葫芦,煞是喜人。到了秋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用收获的葫芦雕刻葫芦画。午休时,学生在磨盘旁作画,坐在乐云亭内读书,在粮仓周围玩滚铁环、丢沙包、弹玻璃球等传统游戏,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开心农场是学生的田野课堂。在那里,学校采取班级承包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田间劳作中。从春耕到夏耘,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全程实践,亲身体验选种育苗、播种栽苗、浇水施肥、稻田插秧、翻土、搭架等农事劳动;从秋收到冬藏,学生将农场收获的果蔬、粮食等作物进行晾晒、归藏,学校还开展冬藏作物小创意制作活动,设计制作种子贴画、萝卜马铃薯篆刻、制作学具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常见农副产品的贮藏技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农民伯伯进校园”课程是学校的特色劳动课程之一。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学生认领土地、喂鸡养羊,在稻田里插秧、管理、收割、磨米,品尝鲜活的美味,体会农民伯伯勤劳朴实的品格,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真意。农民伯伯还教授学生观察记录鱼塘养殖鱼、龟、青蛙,了解鱼的习性,观察青蛙生长过程,收集可水培的植物,让学生学习无土栽培技术。

    在“丰收节义卖节”活动中,农场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收割、有的分拣、有的择菜、有的捆扎、有的搬运,大家团结协作,忙得不亦乐乎。每个班都精心设计义卖海报,每个学生都成为小小推销员,每名教师都是购买者。在义卖现场,学生介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夸赞自己的果实又大又圆,介绍种植过程中的有趣故事,把果实做成美食。各个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沸反盈天。学生欢天喜地走摊串位,体会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我发现我家孩子确实变化很多,现在看到屋里脏,他就会主动打扫,我在洗菜做饭时,他也主动上前帮忙,擦窗拖地、洗碗洗衣更是不在话下;除此之外,他还会买菜洗菜、煮饭煲汤,是一个不错的烹饪小帮手呢……学校的劳动教育让孩子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是让我太欣慰了。”学生张子玉的父亲为孩子的可喜变化而骄傲。家务劳动课程实践让学生在烦琐的劳动中体会到持家的不易,在父母的笑容中感受到劳动的幸福。

    通过多年的劳动教育实践,“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已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家校日常生活劳动,自理自立能力明显提升,不再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娇儿”。他们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认为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如今,劳动教育已然成为学校的特色。2018年,学校被认定为“铁岭市研学实践活动研究基地”,成为面向全省的青少年劳动研学平台,几年来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多达2000余人次。2022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并先后承办市级、省级劳动教育现场会;同年,学校的《传承农耕文化劳动实践育人》教育案例被推荐为国家级优秀教育案例,学校先后在国家级、省级现场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未来,学校将继续立足乡土,以劳动教育为抓手推进五育融合,促使学生在劳动中获益,在劳动中生长,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