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新课标的实施,作为河南省新郑市作业设计示范校,我校按照“郑州市—新郑市—学校—教研组四级工作坊”管理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通过科学、高效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设计目的,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路径如下: 路径一:确定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例如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与主要载体是“革命文化”,以此通过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从而落实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 我们还从单元导读入手,总结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和学会做批注”。然后通过研读课文和课后习题,罗列出每篇课文的独特之处,又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只了解浅显的抒情知识,会简单做赏析式批注。基于此,我们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综合运用多种抒情方式抒发情感。围绕单元大概念,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作业目标和作业内容。 以第4课时为例,课堂任务是精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从人称、句式、修辞等方面体会抒情效果,课后作业是总结本单元所涉及的抒情方法,并至少选择两种抒情方法运用到朗诵词的撰写中。作业目标是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总结抒情方法。从这个课时可看出,纵向单课时之间的作业目标、内容与课堂任务相匹配,能达到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路径二:创设真实而丰富的学习情境。依托真实情境的作业通常能将解决问题的条件隐含在实践中,需要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整合、迁移运用知识,从而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及部分能力的提升。 整个单元作业依托“校园文化节活动”这一情境,以制作“英雄人物集”为主任务,分为三个子任务:制作人物卡片、设计朗诵词、为英雄人物写信。“校园文化节”这一情境的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而制作“英雄人物集”这一主任务则把三个子任务串联在一起,体现出单元作业的结构化。不仅如此,每个任务的设置均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路径三:搭建结构化进阶素养的思维框架。逻辑清晰的单元学习框架是学生科学自主建构学习过程、形成知识结构、促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 以任务二“设计朗诵词”为例,第四课时作业围绕“撰写朗诵词”展开,学生借助课文内容,运用课堂总结的抒情方法,小组合作一步步撰写朗诵词。而完成任务期间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从思考、分析文本内容到整合单元知识点,运用联想与想象创作朗诵词,最后自我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整个任务体现出横向多课时之间的整体结构和思维的进阶性,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路径四:制定高质量清晰的评价标准。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评价量表可以看出,除了正确、流利、感情这三个评价维度外,还增加了仪态、创意、合作这三个维度,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表现出来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维度,还可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此外,这些评价标准都很具体,不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便于学生自评、互评,还能够起到学习支架的作用。 在设计、完成作业中,师生要综合考虑各相关要素,深入思考各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从而实现思维进阶。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第三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