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41年社会贤达筹资创办古丰义学开始,到1885年清政府设立古丰书院,再到1903年成为地区最早的官办中学堂至今,位于乌里沙河和扎达盖河交汇处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简称“呼市一中”)已经走过了121年办学历程。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域,呼市一中带着“兴文化、促和谐、求进步”的新使命,高举“北疆文化”旗帜,在现代化征程中续写百年学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成书于1859年的地方志《古丰识略》中记载着一份“招生简章”——德公告示,对古丰义学这样评价:文明之治,不择地而兴;蒙养之方,可因材而笃……边塞周围数千里,所恃以维持风化者,只此一区。《绥远通志稿》记载:“其书院设于归绥两城者。有古丰书院,汉学也……启运书院,蒙学也……启秀书院,旗学也……”其中,古丰书院就是呼市一中前身。古丰书院兴起较晚,但发展很快,面向各阶层、各民族学子办学,是地区各民族学生同校的开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妇女受教育权逐渐得到保障。1924年学校开始招收女学生,成为地区中学男女同校的开端。
如今走进呼市一中古籍馆,可以看到保存完整的清代《钦定学堂章程》一函五册。翻开泛黄的古卷,学段安排、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内容历历在目,塞外近代学制由此开启。
2023年9月,学校在120年校庆之际,溯源百年办学历史,凝练提出“兴文化、促和谐、求进步”的学校使命。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近400名专家、校长共同研究见证学校以文化人新探索……
青山映日,新时代的呼市一中校园如油画般在河畔静静展开;懿览亭旁、双清书屋,弦歌不辍的场景从未走远……
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新自觉
呼市一中校史馆前的惜字库碑,是200多年来人们敬天惜字、传承文脉的重要见证。斗转星移,字碑无言,呼市一中人初心不改,生生不息。
学堂草创之初,校长胡孚宸就提出“愿多士勿忘国粹,虽边地岂乏人才”,阐发了培育救世之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主张。民国时期,校长李正乐倡导“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愿望。大批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从这里出发,为救亡图存和民族独立不懈斗争。日寇占领期间,学校在被迫西迁之时仍坚持办学,其间经过三省四地,辗转往返于陕西安康、宁夏平罗、绥远陕坝,沿途招收来自绥察两省及其他地方学生1000多人,这场行程约7000里、长达10年的文化长征堪称北疆教育史的奇迹。当时的校歌“我们来自城镇四乡,我们在战斗中成长……”展现了学校师生的革命豪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校长冀丕杨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师生正确的教学与学习态度”的教育理念;世纪之交,校长郭小明提出“思想立校,办有灵魂的教育;整体育人,塑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主张。新时代,在党和国家的精神引领和全校师生共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校长汤俊文于2016年提出“守望相助,逐梦共远”的办学思想,描绘了学校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蓝图。近10年学校几任领导接续发力,“共远”思想成为师生的文化共识。
2023年,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城市建设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乡土情、中国味、世界眼光、天下胸怀”的教育追求。这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个性表达。历史不语,却铿锵作答,百年教育思想随着时代不断流变,始终不变的是呼市一中人的教育情怀。
锚定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新生态
“三新”综合改革拉开了深化课程教学变革的序幕。呼市一中锚定育人目标,在开放、务实、融通三个方面寻求突破,直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多元、分层、可选择的课程架构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学校校本选修课程表是一张五彩斑斓的“藏宝图”。“宝”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是学习与实践的融合,是学生丰富个性的课程选择。行走在校园,学生会在荣祥故居办荣祥小型诗会,有诵读、有分享、有书法;师生会共读名师阅读导学《古丰流响》;会登上教学楼顶,在光伏基地学习节能减排课程;还会游览校园学习生物知识……
学校立足国家课程和乡土资源,开设以蒙草为代表的生态研学、以伊利健康谷为代表的农畜产品研学、以二连国门为代表的向北开放研学、以航天六院为代表的国防研学。“钟灵毓秀,塞外青城……”前不久,1200余名师生且歌且行,踏上前往恩格贝沙漠的专列,历经11小时,跨越200公里,徒步穿越沙漠,开展乡土研学之旅……注重实践与实验,让学习真正发生。
近两年,呼市一中还成立了初中部和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形成“一体两翼三部四区”的办学格局,以衔接、贯通与融合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聚焦课程衔接,做好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体架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进阶式培养;聚焦德育联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效研究,将育人目标“贯通化”,做到可操作、可评测,在重要的育人节点各级部进行有效互动。学校还依托创新人才培养和“英才计划”,聚焦学生发展,完善“导师制”“助学制”,形成学生成长的“动态导航”。
寻求育人方式转变的数智新课堂
“课大于天”,这是80多岁数学特级教师陈国桢在一次采访中脱口而出的感慨。呼市一中在塞北享有“课改先锋”的美誉,从1965年时任校长董润山推广“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方法,到20世纪70年代教师吴学恒的讨论式教学法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报道转载,再到90年代学校推动“高起点”教学……21世纪初,学校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探索学案教学,近10年推进“导·学·评”三维一体课堂教学,再到建设“361高效课堂”,呼市一中在课改之路上始终孜孜以求。
“三新”改革以来,学校不断深化高效的“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在精准了解学情上下功夫,数字赋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提升学的效益。线下实时采集、运用数据,课前学情分析,确定教学任务、学习目标;课中当堂检测、精讲精练;课后分层作业、自评训练。线上精耕细研、师生互动,教研组研究数据改进教学,备课组优化云备课资源,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资源整合、同步评测,学校以评价为导向,为教学精准画像,持续推动育人方式转型。
学校还构建线上线下互动学习、课内课外融通的“古丰云课堂”,让好课插上翅膀,不断“飞”向数百里之外的武川一中、西苏一中等校,让更多学生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落实培根铸魂的德育新场域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学校努力探索一条让学生增信提气的场域育人新路径。
两河交汇,如月如弓。呼市一中校内的“四园三场”寓意着文脉传承和担当有为。春溪园取自绥远八景之一“春溪沙涨”,怿园则有《诗经》“既夷既怿”的祥和之义,双清园由学校留存的清末双清书屋遗址得名,桃李园之名则源自其内的“桃李满园世纪鼎”。而青年、行知、兴华三个广场则象征学校的精神传承。环河健步道以青年广场梦想墙为起点,以文化宣言为轴心,以榜样栏为“里程”,擎华桥飞架校园南北,钢铁的桥身,像是青年的脊梁。廊腰缦回,环桥卧波,整个校园都彰显着呼市一中“青年有为”的追求,于无声处有声。
学校创建“好专题、多情境、小项目、大场域”育人模型,让好专题变成“有形、有感、有效”的好课程。学校从北疆文化入手,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挖掘国家课程中的教育元素,依托话剧编排展演项目,创设特色育人场域:在荣祥故居展演青春版红色话剧《寻找·李大钊》,在校史馆创排校史微剧《如一》,在北疆文化教育展厅常驻微话剧《国家的孩子》。从校园到基地,从课内到课外,激活校园场景,盘活一中资源,通过项目基地化、基地课程化、课程特色化,架构起一个又一个“育人场”。
生活自立、健体自觉、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交往自信,“五自”教育从一件件小事开始、一个个细节入手。清晨值日生仔细擦拭窗台、清扫楼道;铃声响起,“激情晨读”开启自信活力的一天;夜幕降临,无人监管的自主自习,只听见翻书的沙沙声……从个人成长到团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学生会、有60年历史的“朝艺文学社”、120年校庆的学生全程志愿服务……学校始终注重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志愿者服务团队三类学生组织发挥正向引领作用。此外,校园听证会、校园纠纷调解委员会等学生自管机制,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一中人”的身份归属感,在学校治理中发挥重要功能。
引领教师自信的成长新工程
“生命和教育是我一生的热爱!我的第五本关于大青山蝴蝶的著作就要面世了。”2023年第39个教师节,即将退休的生物教师陈宝生激动地分享。为荣退教师写一个人物小传、拍一部微电影、开一场教学经验研讨会、出一本书。呼市一中打造教师荣誉工程,激励教师为教育迸发激情,闪耀光辉。
学校帮助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新秀教师快速进入角色、能手级教师走出发展瓶颈、带头人级和专家级教师“培育”教育家精神,实现教师队伍的全员持续发展。学校搭建“全员四段”支援工程,为教师指明专业发展路径;整合内外部研修资源,围绕学科基地创建,以学习型共同体建设支援教师专业成长。
呼市一中还通过名师“四堂”进阶工程,增强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学堂”引进优质研修资源,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重回课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讲堂”将教师推向更大舞台,激励其经验技术的凝练和学科理论的提升,发挥名师孵化效能;“会堂”作为经典团建项目,让优秀团队共享食堂小火锅,提升教师集体荣誉感;“礼堂”创设条件,多给教师荣誉,激励和培育教育家精神,在更大范围发挥引领作用。
另外,学校还以教师“新质项目”首创工程撬动大变革。在最新一期创新项目评审会上,校史编写、全学科阅读、生物全实验教学等项目都成功入围,其中“教育先声”项目引发评委热议。这一项目依托数智融媒,把讲台搬到直播间,开设家长慕课系列、中考阅卷人系列、高考考前心理辅导、考后志愿填报公益讲座等精品节目。截至目前,官方新媒体账号粉丝数量超过40万,惠民服务直播近百场,有效激活了教育的“乘数效应”。
如今的呼市一中,承接老书院风骨,践行新时代使命。在今年的教代会上,学校发起“共远新征程”的使命号召,提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整装再出发,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中实践”,为这所百年学府持续探索新时代的育人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