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嘉论
让课变“美”
郤江波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实现美育浸润是当前摆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前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实现美育浸润的关键在于从美育课程走向课程美育。

    美育课程通常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及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对于艺术课程,教育部提出了“开齐开足上好”的明确要求。然而,由于美的内涵的丰富性和美育功能的全面性,学校美育仅仅依靠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各学科的协同美育,实施“浸润式”课程美育。

    课程美育是指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美育资源,实现课程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是通过“浸润”实现的“双向奔赴”。课程浸润了美育,使得课程超越了实用功利的价值取向,指向学生心灵的完善与情感的升华;美育浸润于课程使美的元素充盈于整个课程中,时时处处都能与之相遇。如果说艺术课程所体现的美的主要形式是艺术美,那么课程美育所呈现的美的形式就更为丰富多样,除了艺术美之外,至少还包括自然美、人文美、科学美和人格美。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万物蕴含着无穷的美,是人类美感的源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诗词文章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美的意象,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也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秀美,还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静美。因此,语文课除了让学生体会文字美和韵律美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之美。当然,领略书本上的自然之美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进而爱上自然。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感受人文之美。中华大地不仅江山如画,而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成为感受人文之美的宝贵财富。登临滕王阁,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眼前江天一色的风景,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内心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景色所震撼,更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所感染。西湖之美绝不仅限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更在于白堤、苏堤等人文历史景观蕴含的人文之美,在于白居易、苏东坡等文人身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与担当精神。因此,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可以把人文精神与历史、地理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充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地理的张力。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体悟科学之美。在人们的印象中,科学一般与严谨、理性甚至是刻板联系在一起,但其实科学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数学具有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特点,比如“黄金分割律”在绘画、雕塑、摄影、影视以及建筑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的牛顿三大定律以其极简、至美的形式揭示了世界的真理,使人类可以探究上至宇宙天体下至一个普通小球的运动规律;化学元素周期表以有序之美使各种元素各归其位,在预测新元素、合成新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学的DNA双螺旋结构兼具结构之美与和谐之美,揭示了生物的遗传密码,成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基石。

    课程美育可以使学生涵养人格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修身养性,注重身心合一的践行,其本质就是追求人格之美。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这样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体现了孔子和颜回共同的精神追求:尽管物质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却乐在其中。这就是被后人所仰慕并成为终极追求的“孔颜乐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直之气。正是因为有这种气,才能使孟子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北宋名臣范仲淹的人格之美在《岳阳楼记》中有了集中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他恒定淡然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纵观范仲淹的一生,确实践行了这八个字,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何尝不是一种美。南宋的文天祥遭遇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巨大变故,兵败被俘后虽屡遭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综上所述,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美,而且不同形式的美往往并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美可以汇聚于一身,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不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艺术表现的巅峰之一,而且文中描写的“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表现了自然之美;“流觞曲水”定格了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经典形象,体现了清新脱俗的人文之美;虽然王羲之在文中也发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慨,但他不像同时代的文人那样消极避世,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世事,这种高洁品行富有人格之美。可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蕴含着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和人格之美,带给我们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审美享受。

    从美育课程走向课程美育,将使各门学科中的美育资源得到彰显,使得美育不再成为艺术课教师的独家责任,而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追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教师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后,他们往往不仅追求把课“上得好”,成为“金课”,而且还要把课“上得美”,成为“美课”;不仅使学生获得智慧的增长,而且还能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期待这样的“美课”越来越多,让学习成为一段美的历程。

    (作者单位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