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星期三
发现美好课程
川腔戏韵 美育童心
陈 红 汤 静

    川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天府文化的一大特色。四川省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开展儿童川剧课程实践,将川剧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以川剧文化为载体把家国情怀厚植在学生心中。

    川剧与课堂“邂逅”

    让川剧文化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喜爱,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唤醒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学校突破传统艺术教育模式,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结合《小学民歌教学方法》提出的乐感、美感和文化感“三感统一”的艺术教育理念,用“情境演学”的方式构建了5种不同的戏曲“演学”模式,总结出多种“体验活动式”戏曲教学策略,设计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川剧的兴趣。

    课程内容儿童化的创新性设计,让川剧在校园焕发了活力。学校把川剧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编创了一系列儿童川剧校园剧,让学生找到了现代审美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平衡点,使川剧既保持其传统魅力,又符合儿童的审美,深入童心、滋润童心。

    “川剧变脸真的好有趣,又好神秘!”在川剧变脸社团活动中,学生惊叹于川剧技艺的魅力。受益于川剧课程的学生不在少数。有名学生因“高低肩”较为明显而性格内向,经过一年的“变脸”学习,他的体态得到明显改善,脸上时常洋溢着开朗自信的微笑。项目负责人汤静回忆说:“在川剧变脸结业演出活动时,许多家长都被孩子在舞台上的自信和成长感动得热泪盈眶。”川剧课程不仅让学生得到了艺术美的熏陶,也培养了他们认真、坚持、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理念指导下,学校逐渐形成了普及性、兴趣性和特长性相结合的川剧特色课程,并将川剧融入音乐学科教学,开发出“川腔戏韵”校本课程,建设了丰富的川剧教学资源,包括川剧的行当、川剧的“四功五法”等基本表演技巧、川剧戏歌等。学校自编自导的《青山绿水巴山乡》《花香蝶韵》等剧目均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量身打造,不仅充满童趣,而且更具育人价值。

    非遗与育人“合作”

    在一节川剧课上,指导教师尹佳玲讲解到“高腔”的概念时,为学生演唱了《别洞观景》中“白鳝仙姑”的一个唱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自发用手打起了节拍,完全沉醉其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川剧,学校还聘请专业川剧教师多次走进学校“艺术大课堂”授课。他们的专业唱功和表演赢得学生阵阵掌声。他们还会邀请学生上台,现场传授川剧中的台步、站立技巧以及配合手指、眼神的精确动作。

    “原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并非夸张……”在看完专业川剧教师的示范后,学生由衷地赞叹。还有的学生为自己生长在四川而骄傲,“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更应该去了解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川剧更贴近儿童生活,学校积极鼓励川剧社团的学生参与川剧校园剧的创作,与教师共同编创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儿童性的川剧剧本。部分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将自己喜爱的故事进行改编,并在学校聘请专业川剧教师为唱段谱曲后开始排练。从角色分配到道具舞美设计,从熟练台词和唱腔到身段动作的编排,学生分工合作,无不尽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剧中所唱“诚实守信最重要,时时刻刻把警钟敲”的深刻含义。

    学校师生运用所学的川剧知识,跨学科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创作进一步加深对川剧“美”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态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目的。学校德育副校长陈雷表示:“在川剧课程中以川剧之美育学生之美,有效提升了学生审美素养,更凸显了课程以美育人的价值取向。”

    历史与未来“牵手”

    随着川剧课程的教研、表演等特色项目不断深入,学校积极与博物馆、文化单位、其他学校开启深度交流、合作,促进校家社形成育人合力。

    “川腔戏韵”校本课程也辐射到成都市武侯区汤静名师工作室的团队成员学校。2024年6月6日,学校音乐组与汤静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举办了一场“川腔戏韵润童心”成果推广活动。学校师生现场展示了“我的名儿叫小马”和“川剧折扇”两堂体验课。指导教师还将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艺术化并融入舞台表现,激发了学生对川剧表演的浓厚兴趣。这两堂生动有趣的课也为其他学校推广“川剧进课堂”的课程化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6月18日,学校音乐组来到邛崃市固驿小学校,进行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川剧主题活动课”展示。在尹佳玲的指导下,乡村学生学会了用川剧的唱腔和身段进行自我介绍。汤静还引导学生扮演“小马”“牛伯伯”“松鼠”等角色,通过“小马过河”的情境表演生动诠释了“遇着困难不要怕,多思考、细观察,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这次活动让乡村学生具身感受到川剧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川剧的兴趣。

    校长陈红表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焕彩新生”是教育者的时代使命,学校利用川剧课程在学生中间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目的是让优秀的川剧文化不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成为听得见的声音、看得见的美丽、鲜活在生活中的艺术。学校将为此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均系四川省成都市红牌楼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