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清,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教师。她扎根特殊教育28年,坚持特色教育办学,关爱特殊学生家庭。她积极带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特殊儿童“教康一体化”美术教育实践模式,学校融合案例在全国推广。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
每天早晨,刘小清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已成为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道风景。
这一站,就是28年。
“我想用微笑、拥抱给予孩子一天的温暖。”刘小清说出坚持的初衷,“站在校门口我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家长的负面情绪并因势利导及时化解,不让负面情绪在课堂、校园里蔓延,家长顺心了、学生心情好了,教师才好工作。”
这是刘小清打开家校、师生关系的一个窗口,也是想让师生、家长知道,她始终与他们站在一起。
以爱育爱
刘小清在办公室像宝贝似的珍藏着一双鞋子,看见它,曾经发生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那是2004年,由于家距离学校很远,学生芬芬周末也不能回家。刘小清得知后很牵挂,决定把芬芬带回家,让她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没想到,改变就这样发生了。以前性格有些偏激的芬芬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与同学无故打闹,变得懂事了,更学会了关心他人。芬芬毕业后在南昌市一家刺绣厂工作,那双鞋就是芬芬第一次拿到工资后给刘小清买的“礼物”。
后来,刘小清还把许多像芬芬一样缺少家庭关怀的学生带回家。
对此,刘小清从不嫌麻烦,她总是说:“爱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金字招牌。这里的任何工作都要从爱出发,用爱说话。”
用爱把学生包围起来,滋养、浸润他们,这是28年里刘小清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而28年前,刘小清从普通学校调入刚成立的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时,一心只想逃离。
那时进入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没上过学,他们不知道课堂的概念,也听不懂普通话,当时的课堂情景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板书,下面的学生相互推搡、打闹,甚至大小便。
刚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时,刘小清怀孕了。回家与家人聊起烦心事,家人鼓励她:“哪一行都要有人做,慢慢来,我们都支持你留下。”
让刘小清坚定留下的是另一件事。怀孕期间,刘小清一次脚下一滑从楼梯滚了下去,正当她无助又着急的时候,两名听障学生急忙跑过来把她扶到办公室,用手语关切地问着:“老师你好一些了吗?”还为她泡了一杯热茶,得到肯定答复后孩子才默默离开。
“这些孩子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但他们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感情。这种毫不修饰的真诚和善良,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一个声音在刘小清的心里迅速升起:“我要留下,竭尽所能为学生撑起一片天。”
在以后的工作中,刘小清投入了更多耐心和爱心在学生身上。在教拼读卷舌音时,她会拿着学生的手贴在自己的喉部、腹部,让学生感受声带的颤动、气流的强弱;教说话时,她将压舌板放在学生的舌头上,告诉学生读哪个音舌头该怎样用力,再让学生边照镜子边观察口形进行练习。
28年过去了,无论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刘小清都是学生的朋友,他们经常给她发信息诉说烦恼、分享喜悦。“学生毕业走出了校门,但我们的教育没有尽头,学生对我的信赖是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刘小清满脸幸福。
爱的翅膀
2022年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搬入新址后,刘小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带领师生一起建设新校园,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这样的创意灵感来自学生的一次“涂鸦”。
小航是自闭症儿童,一天,老师发现他在教室门上画了一些小动物,还用英语做了标注。一时不知道怎么办的教师找到了刘小清。
“对不起,我错了。”小航低头说道。“你好厉害,既能画又能写!”刘小清抚摸着小航的头说道。自闭症儿童会有刻板行为,得到肯定的小航总是想继续画。“何不把班级、走廊等空间交给师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装点新学校。”就这样,师生用一年时间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呈现在众人面前。
生命的诞生本应给家庭带来希望,但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可能将家庭拖入一个深渊。2000年前后,一次偶然机会,上饶市刺绣传承人认识了刘小清,得知她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时,主动提出带领孩子一起做刺绣,还采用“订单式”,即学生完成一幅作品马上就能拿到一份“收入”。“这也算是比较早的校企合作探索。”刘小清说。
2012年,学校有了第一位聋哑大学生教师熊浩进,刘小清鼓励他发挥美术特长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时学校每周有两节美术课,熊浩进尝试把两节课合并,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美术知识的普及和实践,但合并后他又发现,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长时间创作,不感兴趣的就无所事事,显得时间过于漫长。
当熊浩进把这些美术课的困惑讲给刘小清时,“何不成立一个课题,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的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既解决了课堂上的问题,也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刘小清说。
从2015年开始至今,学校已完成8项课题,正在研究的还有5项,熊浩进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大幅作品的创造,不感兴趣的可以做手工,他从关注美术课到研究美术教育,完成了专业成长路上的华丽转身。
刘小清不断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主动性,带领教师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经过多年的坚持实践探索出“特殊儿童‘教康一体化’美术教育实践模式”,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如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家长慕名而来,学生人数由1997年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27人。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生活自食其力。
为了因材施教,学校结合不同学生需求开设了文化类、生活类、康复类和职业教育类课程。“有人说这样一群孩子有的听不到、有的不会学,需要开设这么多课程吗?”面对质疑,萍乡市课题办主任朱红梅鼓励刘小清:“你们是在给孩子一双翅膀,为他们未来的腾飞作准备。”
“从党的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高质量发展特殊教育’,这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对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视和殷切期待。”刘小清说,“教师是育人的事业,如何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国家的需要,我觉得就是为特殊孩子走向社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提供各种支持和准备。”
爱在蔓延
让刘小清记忆犹新的是一次课堂上家长的哭泣。
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扩大“朋友圈”,锻炼交往能力,学校为自闭症孩子开设食品分享课:教师在桌上摆出许多水果、糖果,学生拿到喜欢吃的食品后要叫一声“妈妈”才能品尝。一个7岁男孩拿着一块巧克力大声喊了一声“妈妈”,他的妈妈抱着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7年来,这是男孩妈妈第一次听到孩子叫“妈妈”。在现场听课的教师都笑着哭了。
在特殊教育学校,共情能力是教师的必备能力,站在儿童立场、家长思维思考问题,才能让家长成为“同盟军”。
在特殊教育学校,有的学生因重度残疾等原因不能到学校上课,送教上门便成了教师的必修课。每个双休日或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教师轮流上门送教。作为校长,刘小清喜欢到路途最远、家境最贫困、残疾程度最重的孩子家里送教。
“别人都是看到我付出了很多,但从内心深处我知道孩子反哺了我许多。”刘小清说,“那次滚下楼梯两个孩子扶起我的善意,在我心里扎根、蔓延、生长了2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