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教改视窗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辽宁工业大学交叉科学学院
智能交叉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刘 磊

    五育融合深刻回答了如何培养人才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问题,既是新时代的教育价值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维方式和实践范式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各高校纷纷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辽宁工业大学交叉科学学院瞄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扎实开展五育融合背景下智能交叉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着力培养新兴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夯实探索与实践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校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促进新兴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领军人才的有效途径,对高校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精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四新”建设为引导,以工程认证为抓手,打破学院、学科界限壁垒,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交叉学科集群化发展模式,建立交叉学科集群专项支持机制,设立学科群建设专项经费、单列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指标等,夯实五育融合背景下智能交叉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基础,在强化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中当主力。

    具体而言,学院积极响应《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主动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专业群和课程群建设,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和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举办“智能制造与新材料”青年学者论坛、“先进材料与能源化工”交叉科学优秀青年学者论坛,邀请国家级青年人才参会,组织相关学院的师生参加,师生踊跃与学者交流互动,为机械与智能制造、材料等学科的智能交叉融合开拓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举办交叉科学研究方向教师座谈会,与会教师介绍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围绕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为申报和承担各类交叉学科领域的项目奠定基础,共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

    创新探索与实践举措

    德智体美劳作为融合育人的价值基础、认知基础、物质基础、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在融合育人的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须将五育融合的实效充分发挥出来。学院科学落实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立足交叉学科集群建设,以科学研究主题为导向,创新探索五育融合背景下智能交叉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举措,在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上见实效。

    坚持思政育人。学院打造特色鲜明的智能交叉专业思政课程,进一步彰显红色基因与校训精神在思政育人中的关键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现场讲授+小班研讨”模式的“思政第一课”,让学生在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接受红色教育,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培养专业素养。校院两级领导深入课堂一线,与学生共听“开学第一课”,了解新学期教学秩序、教风学风,强化教风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智能交叉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持续提升智能交叉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举办多期“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系列学术报告,邀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营造良好的交叉学科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学院打造集大一清晰学业、大二深究专业、大三创新创业、大四精准就业的“四业”指导模式,以全程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推动智能交叉专业的育人实效。

    丰富探索与实践路径

    社会育人是高校开展五育融合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院充分依托辽宁省高校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汽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丰富五育融合背景下智能交叉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的路径,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打头阵。

    具体而言,学院与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立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推动教学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借助辽宁省锦州市科技局、营口市科技局等单位提供的资源平台,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校企地三方跨区域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校地共赢、协同发展,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积极参与“智汇校地企 服务促振兴”辽工大赋能新质生产力博士入企行动,在人工智能和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开展重大装备结构材料与加工技术研究,为大国重器铸造“钢铁脊梁”;践行“绿色冬奥”的理念,组队参加冬奥服务场景下高性能氢燃料客车研发和氢燃料客车示范运营等2个子课题项目的研发,表现出较高的科技责任担当,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