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教育展台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师者育人 德行垂范

    作为一名海外博士毕业生,回国后我有幸跟随苏老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然而,国内学术环境与国外有所不同,尤其在研究执行和发表方面的挑战让我意识到自身学术能力的欠缺与不适应。在我迷茫、困惑的时刻,苏老师以他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对我的研究方向给予了明确指导。他特别强调了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和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帮助我梳理如何在选题、分析以及研究方法上适应国内学界的要求。同时,苏老师引导我注重系统阅读和理论积累,使我逐步掌握了如何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中有效开展研究和课题分析的策略。这种转变不仅让我在学术上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由衷地感谢苏老师的教诲和扶持。苏老师不仅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师的崇高使命。我将传承苏老师的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国家栋梁之材贡献自己的力量。

    ——郭成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

    我是一名退伍的大学生士兵,有幸在研究生期间跟随苏老师学习。返校复学后,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苏老师的支持与教诲都让我受益匪浅,使我顺利度过了身份转变阶段。

    受到苏老师的影响,我也逐步养成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术习惯,并将它延伸至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苏老师丰富的智慧和经验令我对“教师”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次交流中,苏老师提及了“比较研究方法”。他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研究都能用得上比较研究方法,“做研究一定要有比较分析的思维,否则就是自说自话或者自说他话。要把所有他人的话梳理后与自己的思考结合在一起,通过比较才能出真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毕业设计的实证研究、访谈调研过程中,比较研究方法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也充分体会到了苏老师“比较出真知”这句话的真谛。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要向苏老师以及行业内的所有教师表达最深的敬意。在未来学习道路上,我会秉承苏老师的教育精神,充分发扬在部队学习到的优良作风,继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不负师恩。

    ——韦湧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4级硕士研究生)

    我任教于一所地方师范大学已有16年。我的学生中很多也从事教师职业,他们在与我分享工作感受时会常说,在某个时刻感觉自己越来越像我。每每听到这句话,我总是会心一笑,因为我也有同感。我觉得自己在为人为学方面一直在追寻那个背影。

    初识苏老师是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但那却是未曾谋面的“熟识”。2005年,我考取了现在所任教单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时常听到有人提起“苏君阳”这个名字。因为苏老师的同学很多是我硕士研究生的老师,他们会绘声绘色地描述苏老师当班长时带着他们做过的一些“壮举”,令我印象深刻。每每提及“苏君阳”这三个字,老师们除了赞扬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外,还会提起他在职考博时那股令人钦佩的“拼劲”。虽然当时无缘见到正在北师大攻读博士的“苏君阳”,但我心中却描摹出一个“苏老师”的形象。这个形象像一颗种子,将“读博”“当老师”的信念种在我心中。

    2008年硕士毕业前,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旁听博士毕业论文答辩,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见到苏老师。此时,他已经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了。在见到他本人的那一刻,原本模糊的榜样在眼前清晰了起来——学识丰富而又沉默严肃的学者。在答辩现场,苏老师的提问、点评和发言为我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全新之门。我极力地听、极力地记,生怕有任何遗漏。回程的列车上我就在想,求学一生,如果没有感受过北师大的氛围,没有得到过像苏老师这样的学者的教导,该会是多么遗憾啊。

    硕士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大学辅导员,但“读博”的种子却早已萌动,并日渐茁壮。于是,我像苏老师一样边工作边准备考试。辛苦是加倍的,但我却甘之如饴。2010年,我成功通过考试,成为苏老师招收的第二届博士研究生。从此,“苏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生动,也更令人敬慕。

    读博期间,苏老师给我的第一个直观印象是“忙”,在任课、指导学生的同时,他还担任着学院和学部的行政工作。由于时间宝贵,所以苏老师走路特别快,为了能够跟上他的脚步,我将所有的鞋都换成了轻便的平底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苏老师身上看到的第二个特点是“韧”。好的习惯他会一直保持,如组织学生召开读书会,他要求学生约好固定的时间和他讨论论文进度。在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下,他不会缺席,更不会爽约,尽管可能有时他已经讲座了整整一天,嗓子都哑了,或是刚刚出差回来,一身疲惫。

    苏老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严”。每次论文讨论中,我听到的频率最高的词是“不成”。当时紧张过、不服气过,甚至抱怨过。而今天我发现,这些“不成”是我宝贵的财富,培养了我对待学术与教学严谨的态度和行动。

    2013年毕业回到单位后,我也成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后又在2017年成功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当时的我还没有认识到苏老师这些特点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我与学生交流时,他们说,“老师,您的课我真的学到了好多”“老师,您的要求比其他老师多”“老师,您总说我们‘不成’”“老师,幸亏您当时那样要求我了,我今天派上用场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正在有意无意地模仿苏老师,或许这就是“言传身教”在我身上的具象化体现吧。

    尽管已经毕业10多年,尽管在今后的任教岁月中我无法达到苏老师那样的成就,但他身上那种“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的品格会一直鼓舞我前行。

    ——孙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0级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