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
重在培育 实在推广 创在应用
让优秀成果落地生“花”
孙陆培 | 本报记者 孙和保

    “实验幼儿园的教学成果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目前已在南京、石家庄、成都、马鞍山4个地区,超过200所幼儿园在实践和应用。”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黄菲在2023年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上分享道。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推广,体现了多年来南京市对教学成果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与关注。2020年,南京市被教育部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南京市进一步挖掘优秀教学成果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带动作用,在培育、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立足实际、完善机制、创新举措,为教学成果培育创生许多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立足本土,让更多成果“长出来”

    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南京市在基础教育领域共获得15个奖项,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教育名城,南京市与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结缘已久。在2014年、2018年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南京共有21个项目获奖,获奖总占比位列全省首位。2020年被确立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后,南京市同步启动教学成果培育工作,推进更多教学成果在南京这片沃土上“生长”出来。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教学成果都处于自发状态,停留在实践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问题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学校挖掘已有实践经验,怎样把一线探索转化为教学成果?

    为了增强教学成果培育的效果,南京市教育局印发了《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市、区、校三级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能和过程性管理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每个项目至少安排一名专家深入学校,共同攻关,系统推进项目落实。

    南京市在成果培育项目遴选时突出前瞻性、实效性、创新性、持续性。目前,已遴选出两批共100个项目进行培育。这些项目从学前到高中及特殊教育,反映出南京市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

    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见证了教学成果培育工作结出硕果的过程。2020年,行知小学申报的“扎根乡土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教学成果入选南京市首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重点项目。“乡村教育的难题很多,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创新、乡村教师队伍成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一攻关,遇到瓶颈时,培育工作组提供的平台、专家资源就非常宝贵。”杨瑞清说。

    作为“扎根乡土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这一项目的结对指导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在顶层设计、团队培训、整体推进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对提升项目的专业性、应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不断打磨、优化,逐步完善为“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得特等奖。

    忠于“主体”,也要回归“本体”

    2023年11月第一天,南京市多伦路幼儿园的孩子迎来幼儿园10周年园庆的日子,也迎来一年一度的“梧桐节”。在为期半个多月的“梧桐节”期间,孩子们绘制幼儿园新地图、去燕子矶滨江公园秋游……用脚步丈量南京城。“‘梧桐节’是传统的园庆活动,我们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带领孩子探寻南京古城,同时渗透综合课程理念。”多伦路幼儿园园长刘琦说。

    多伦路幼儿园实践的综合课程理念,正是来自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优秀教学成果。自2014年成为综合课程项目应用园以来,多伦路幼儿园历经同步使用、调适创生、立足园本三个阶段,在吸收综合课程理念和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金陵文化特色的《小小南京娃》课程。

    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核心在于通过对教学成果的共享、应用和创新,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辐射带动作用,经过反复论证,南京市选定5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进行推广。在5项成果中有3项来自南京本土,3个本土项目均立足于南京深厚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南京市教育局在成果推广应用中提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忠于主体,即忠实成果中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课程理念和实施原则,尊重原成果核心要义;二是回归本体,着力解决区域、学校的实际问题,积极打造校本特色,激发成果应用方的应变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观摩、课程审议、专家指导、教学诊断、案例分享等形式,让教学成果得以不断流动、创新。

    教学成果推广需要多方力量协同推进,如何优化组织架构、最大限度保障推广应用质量?“多中心”推广共同体是南京给出的答案。南京市自上而下设立了工作小组、项目小组和实验学校共同体。其中,工作小组行使管理与推进职能,利用工作简报在线交流各项目推进情况;项目小组由市教研室资深教研员牵头,联合成果持有方和应用方组成推广共同体,负责具体的推广应用工作;若干实验学校组成片组,由领衔校组建种子教师团队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形成跨地区、跨学校、跨部门的联合推广应用样态。

    目前,南京市已确定玄武、鼓楼、溧水3个区为推广应用市级实验区、259所中小学(园)为实验校(园),同时支持3个本地教学成果持有方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地所辖45个县(市、区)800多所学校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实验校(园)数量仍在增加。

    “他山之石”,赋能“本地应用”

    收集6个“谢谢”、研究京杭大运河、感受毕业季……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清单式小任务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全经验课程的一部分。以小事件关注儿童经验生长,以儿童经验实现学科融合,这一理念借鉴了重庆市巴蜀小学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建构思路。

    在推进区域内教学成果的同时,南京市吸收借鉴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学成果化为己用,遴选重庆市巴蜀小学“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两个项目进行本地化应用。

    两项成果的引入体现了南京站在教育发展前沿回应时代要求,以优秀教学成果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巴蜀小学的成果是在区域内大范围协作攻关的一次探索。”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杨健介绍,42所学校形成了6个片区,通过个人研习、专家引导、同侪研习等,将巴蜀小学经验融入本校特色,形成“一校一案”。同时,项目组举办多场市级研训活动,展示了各校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创新做法,促进各校在交流分享中不断汲取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南师附小仙鹤门分校创建了“1+N”场景育人空间,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年段、跨媒介”的关系网络,构建指向育人品质提升的爱互联课程体系;考棚小学探索学科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以秦淮文化资源研发不同主题和类型的项目化课程群;月华路小学将“学科+”与“儿童+”融合,搭建“三棵树”学科综合育人课程整体框架……项目应用校对课程综合化的创造性实践在提升学校整体育人质量的同时,得到巴蜀小学的高度认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南京市教育局借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团队的作业设计标准、思维工具和可视化技术路径,研制《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指南》,通过主题宣讲、专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作业案例分享等形式加强教师培训指导,在反复研究与调试中实现学校作业管理有依据、教师作业设计有方向、教研问题攻关有引领。

    作为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玄武、溧水两区立足实际,自主推进区域作业管理改革。玄武区开发作业管理数智平台,打造作业育人的“玄武样本”;溧水区出台了《提升作业效能的“八条规定”》,编制小学4—6年级单元“素养作业”,以“好作业”引领区域教学水平提升。

    据介绍,下一步南京将在促进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常态化、科学化,努力提升教学成果知晓度方面下功夫,形成“学成果、用成果、创成果”的新气象,为南京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新的“增长极”,为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创造新亮点。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