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型校长”的格律、格局与格调
杨树亚

    成尚荣先生曾用“格律、格局与格调”三个词语谈教师专业品格的提升。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领头雁,更需要“格律、格局与格调”,争做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急先锋,努力成为有“三格”的“教育家型校长”。

    “教育家型校长”的生长格律:生长在课堂里,脱胎于思想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规律和节奏的,“教育家型校长”的培养更要合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节律。“教育家型校长”需要在课堂中生长。课堂永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登上“塔尖”的“教育家型校长”,需要把根深深扎进课堂的土壤之中,永不停息地汲取新课程、新课标的养分。从教以来,我聚焦“思辨性阅读”,且行且思,努力提升课程实施与课堂驾驭的能力。新课标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与理念,将成为我未来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研究的思想武器,铸魂我坚守10余年的“思辨性阅读”研究。

    “教育家型校长”要站在课堂里,更要活在思想中。“教育家型校长”在思想中明晰远处的灯塔,在思想中寻找最佳的路径;在思想中调整行动,在思想中形成思想。从教以来,我先后任职4所学校的校长,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三观”——一是以“美”为核心的“儿童观”:儿童是美的;学习是创造美的;儿童的学习之美是不一样的。二是以“慢”为核心的“成长观”:生命是向上生长;一切生长是有节律的;生命的生长节律是不一样的。三是以“活”为核心的“评价观”:“过程性评价”打开学习的历程;“描述性评价”关注学习者的差异;“终端性评价”用数据驱动学习。新时代教育实践中,我将以我的“教育三观”作为管理哲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雅而从容的童年生活”。

    “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格局:孩子在眼中,国家在心中

    思想与表达是“教育家型校长”的重要标志,但也不能只醉心于个人的思想与表达。“教育家型校长”的眼中应该装满孩子,如此才会读懂孩子,像孩子一样思考,才会成为李吉林先生倡导下的“长大了的儿童”。孩子在眼中,“教育家型校长”才会眼中有光,宁静从容。

    “教育家型校长”的心中更要装着国家。如此才会明白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才会铭记“国之大者”,才会从“小我”走向“大我”,进而无限靠近“无我”。国家在心中,“教育家型校长”才会脚下有力,行稳致远。

    孩子在眼中,国家在心中。我们要研究儿童,关注儿童心智健康;研究课程,努力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研究政策,下好家校社这盘棋,打开学校的围墙,沃植课程的土壤,尊崇儿童成长规律,让每一个学生的校园生活“优雅而从容”。

    “教育家型校长”的生活格调:敏捷的思维,舒缓的行走

    生命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不疾不徐款款而行;生命成长的过程是开满鲜花的小道,需要阳光、空气和雨露。“教育家型校长”行走在教育之路上,需要高雅与优雅。高雅是对质量的追求,优雅是对节奏的把握。“教育家型校长”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在“敏捷的思维”中锻造高雅的品质,在“舒缓的行走”中涵育优雅的气质。优雅与高雅,需要教育回到常态,让学校回到应有的样子。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对“教育内卷”开出的一剂处方,就是要让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教师、家长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美其美。“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准确理解“双减”要义,精准把握教育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规律,不躺平、不抢跑,讲规律、懂规则,优雅而从容地打造富有特质的教育品牌。

    躬耕于江苏教育热土,“教育家型校长”应成为这块土地上做教育的“高峰”。这样的高峰,应该层峦叠嶂……

    (作者系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党总支书记)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