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这件事》一书中对教师角色用了这样一个词语来定位:摆渡人。在作者看来,教师的价值就是把一个个孩子渡向彼岸,继续他们的人生旅程。如果教师是摆渡人,那么摆渡人以什么为船渡孩子去远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在我看来,阅读就是最好的渡船。一个人也好,一间教室也罢,如果能以阅读为船,师生都不会迷失方向,也不会失去动力。 如何让孩子主动搭乘阅读这艘船驶向远方,探求世界的奥秘呢?我的答案是有主题、有深度的阅读课程以及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课程:民间文学、古诗词、汉字河、整本书、学科融合等。这些课程虽然内容与形式不同,但根基都在阅读:课程开发的灵感往往来自对某本(类)书的阅读,比如《名家谈白蛇传》《汉字树》《昆虫备忘录》……当这些书分课程进入我们的视野,孩子会自动进入那广阔的阅读天地。比如,一年级学科融合课程——“我和树的故事”。“我和树的故事”课程是结合不同季节树木的生长特点设计的,实施这一课程,孩子主要做了两件事:阅读和创作。 这一年,我们以绘本《一只蓝鸟和一棵树》为课程的启幕。当我们读着蓝鸟和树的朝夕,它们深厚情谊的故事激发了孩子内心的渴望。他们纷纷选择身边的一棵树作为自己的成长树并定时观察。 《上山种下一棵树》《苹果树之歌》等绘本让孩子认识到树在自然界的巨大作用,了解到自然万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于是他们在春天也去种下一棵树,并且精心照顾它。 整个夏季,我们共读的绘本还有《奶奶的“灯笼树”》《建天坛》《大树,我饶不了你》《树王》等,这些绘本帮助孩子从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认识树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还有《叶子的猜想》《树宝宝》等绘本,让孩子知道了叶子和种子的历程,像《十粒种子》《树看到了什么》等又让孩子获得了神奇的生命体验。 除了大量绘本的共读、自读外,我还为孩子准备了与树有关的童话、神话、寓言、俗语、谚语、诗歌、名言等,“树文化”的概念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中建立起来。 在一个个故事的带动下,在“树文化”的能量场中,好玩有意思的作品不断被孩子创作出来。因为《树宝宝》,他们完成了树宝宝旅行记的绘画创作;因为《字母树》,他们设计出自己的“偏旁叶”,即在不同的叶子上写下偏旁,拼在一起组成新字;因为《十粒种子》,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了原创绘本《种子的旅行》。还有做乌米饭、扎染衣物、制作建筑模型、参观木建筑、调查小区里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活动,他们还走出教室,来到社区、博物馆…… 一年结束,便是我们的作品展,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那一张张观察记录单、美食推荐卡、树根迷宫图、阅读绘写单等记录着孩子一年的阅读历程。 二年级,我们以昆虫为主题进行课程建设,围绕“昆虫的肖像画”“昆虫的变形记”“昆虫的故事会”三个板块,开展阅读、观察、写作、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天牛小组”将全国各地的天牛作为研究对象,在阅读相关的书籍后,完成了中国各省份天牛分布图;“蜻蜓小组”到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绘制了一套蜻蜓名片……孩子们不但读别人写的故事,还把自己的学习历程写成故事,丰富了昆虫故事会的内容。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所需要的阅读材料由学生自主获得,学生尝试从泛读走向主题阅读、精准阅读、深入阅读,阅读从共性走向了个性。 三年级,我们把一个个汉字带进课堂,设计与实施了“汉字河”课程。借助大量资料,孩子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汉字文化图谱”。 四、五年级,孩子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民间文学阅读课程。我们用两年的时光探索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在奥秘,不仅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作品,更是让学习从民间来、回到民间去。就在一次次阅读讨论、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记录整理、表演讲述中,民间重回孩子的生活。孩子们逐步认识到,民间就在日常中,就在思想中。 六年级,我们计划做“红楼梦课程”,不仅是阅读,也想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如大观园的建筑、园林,贾府的饮食、衣物、节日等,运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梳理与探究,并选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 几年来,我与孩子们就不同主题的系列书目阅读着、思考着并行动着,完成了科学实验、调查报告、剧本表演等作品。阅读课程真的把孩子渡去了远方。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理想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