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迥异,他们或许会在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一些坏习惯。如何为他们“纠错”,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光发热呢?
————————————————
周一第一节课前,我巡视班级时发现学生小瑞没来,他爸爸发信息说:“上周五您让小瑞罚站了,他害怕,今天就不来上学了。”这番话让我目瞪口呆——一个小小的孩子为了成功逃课,竟学会“栽赃”老师,把“谎”说得如此理直气壮,家长还信以为真。
在老师、同学眼里,小瑞就是个“坏”孩子。课上,他看上了同学的钟表模型,课下就偷偷地藏起来;课间活动,他故意冲撞同学,有男生摔倒在地,小臂差点骨折,也有一些女生跑到我面前告他的状;他的家庭作业也屡屡不做,问其原因,不是没有铅笔了就是作业本没有了,直到有一天他把书包也弄丢了(其实是他自己扔了)。
我在家访中了解到:小瑞的爸爸无固定职业且嗜酒,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做点小买卖,他还有个姐姐上四年级。听其他老师说,他的爸爸酒后还经常来学校闹腾。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思忖许久,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小瑞或许真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坏孩子。
给学生一把椅子。尊重他人与被人尊重是人最本质的需求,尊重是与他人沟通的最好方法。于是,我给小瑞一把椅子,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平等的氛围。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我俩目光平视。我问他:“老师体罚过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跟家长撒谎呢?”“我没完成作业,怕爸爸揍我。”“为什么拿同学东西?”“我喜欢它,就想把它占为己有。”“你的书包呢?”“我扔了,我不喜欢上学”……当小瑞感受到被重视时,就开始吐露心声。我和他一起分析原因,共同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谈话,小瑞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哪些危害,也知道做错事要承担责任。班级是允许学生“试错”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借用别人的力量激励他。“听数学老师说,你昨晚作业完成了,书写还挺认真?”我看似随意地问小瑞。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还是错了几道题。”我冲他微笑着说:“有进步,加油!你可不要偏科,把语文也要学好。”课堂上,他每次回答完问题,我就安排同桌或前后桌夸一夸他的亮点。通过别人的话来表扬他、激励他,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从心理上不断强化和认可自己。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的各科作业都能够按时完成,书写也有了很大进步。
把握好教育的时机。一天,一份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他作业是打印的,而这份作业是手写的,整齐又认真。这是小瑞的作业,他说昨晚妈妈回家晚了,没办法出去打印只能手写,抄了很长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于是我借机引导他要体谅妈妈工作的不易,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和回报妈妈的付出。从他愧疚的表情和双眸饱含的泪水,可以看得出他心有所动,显然我的话他听进去了。一张手抄练习题,成为学生改变的契机。此后课堂上,小瑞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并主动把作业拿给我批。他的变化之大,让我欣慰。
不一样的奖励。我和小瑞约法三章,他每得到一次表扬,就可以从我的奖励清单里任意选择一项,如选择一个喜欢的座位;免一次家庭作业;随机找5个同学每人夸奖一句;当一天班干部,职位可自己选;当一次小老师,给同学默写生字;免一天值日生;在家长群里点名表扬一次;帮老师做一件事;和老师合影……奖励清单不限定,根据学生喜欢程度增删。我发现,“非物质”的奖励学生更加喜欢,远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上进心。从此,小瑞期待着每一天的朝阳快快升起,因为每一天都可能会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他。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在他心里学校不再是让他生厌的地方,而是有许多的未知等他去探索。
班上还有一些和小瑞一样的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迥异,但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行为、学习、生活等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学生小凤头脑聪慧,但学习习惯非常糟糕——不会保护课本,不会整理课桌,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注重个人仪表,不按时完成作业。其家长对教师的建议和要求置若罔闻,直言自己家就是原生态,孩子从小放养,习惯了这种家庭环境,想改变很难。
我和其他老师商量后,决定为这些学生“一对一”指定一名“小老师”。“小老师”的综合素质要高,工作认真负责,胆大心细且口碑要好。由他们负责监督这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如课堂、课间纪律、值日、学习用品摆放、礼仪常规、作业完成度等,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向老师汇报。我则根据他们的日常表现奖励五角星,集齐5颗五角星,就可以从我这里兑现一个奖励,当然奖励不限于上面清单中所列举的项目。“小老师”履职情况,我也随时调整,确保令行禁止。在“小老师”极力配合和监督下,这些学生在习惯养成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习成绩随之提升。
一个学年过去了,小瑞妈妈发来信息表示感谢,她说:“老师,感恩您一年来的辛苦付出,小瑞在您陪伴下健康茁壮成长,也没少给您添麻烦。一年来孩子的变化这么大,离不开您的爱与引导。孩子能遇到您这样的好老师真是幸福!”回望一年来的辛苦付出,能够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认可,虽苦犹甜。
作为班主任我知道,一种新的观念和行为从产生到巩固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所以,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个班主任长期的工作,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一以贯之。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高密市密水街道拒城河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