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希望与挑战并存的季节。作为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我迎来了一群活泼可爱、精力旺盛的新面孔,小朗便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份活力也给日常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这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在课堂上专注学习? 一周的开学课程结束,一系列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也吸引了小朗的注意。课后,孩子们都围着我不停分享,小朗兴奋地告诉我,数学课好有意思,他很喜欢我。那一刻,我满心欢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周末过后,小朗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对数学课失去了往日的热情,面对老师整顿纪律的相关指令,他充耳不闻,而且坐在教室后的沙发上游离于课堂之外。有时,当助教老师提醒他安静坐好时,他反而在教室里大声尖叫起来,甚至会跑出教室。他的反常表现让我很是挂心。课间,我反复耐心和孩子聊天,聊他的校内生活和日常生活,才慢慢发现问题的根源:原来,小朗对写字等静态的学习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从上学的第二周开始,不仅是数学课,其他各科都有一定静态的课堂练习,或者是对课堂纪律的训练。小朗对此非常抵触,完全不想参与课堂。 与小朗聊天后,我又和小朗的父母进一步沟通。我发现,这背后是小朗父母给孩子“磨性子”而实施的过度追求“静”的练习。从上幼儿园大班以来,小朗的父母就焦虑于孩子过于活泼好动的特征,于是对他进行静坐的特训,每天还要进行至少一个半小时的笔练。长时间的机械训练和静坐训练,不仅消磨了小朗对学习的兴趣,让他对任何需要动笔的课程都产生了畏惧,无法静下来,反而更加躁动。 面对小朗的困境,我意识到传统追求“静”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这些爱动孩子的需求。于是,我决定大胆尝试“以动制动”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动起来,变成一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乐园。除了课程本身的设计充分游戏化、活动化,我将更多传统的笔纸练习设计成系列闯关活动,能动的环节尽量动起来,在动的同时确保环环落实,让每一个新知都能落实。同时,我也遇到了困惑,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些学具操作的课程,如何才能做到动中有序?组织教学好像又回归到需要让所有学生“静”下来。 之前的教学中,我通常是先强调操作学具的每一步规则。先做好准备的小组以及明确指令的小组就能优先获得操作权。但经过观察发现,对于本身好动的孩子来说,他们坚持不住就很容易“自暴自弃”,如果没法参与就干脆放弃参与。久而久之,他们也容易成为班级的学困生。因为长期无法得到肯定和激励,所以这些孩子心里会默认自己做不到,也就不愿意尝试了。开学第二周的课程正是有一节这样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莫比乌斯圈》,孩子们需要操作3张不同的纸条,并经历扭、贴、剪等动手操作。我请教了组内的其他老师,他们告诉我,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违背他们的天性呢?你完全可以顺应本性,尊重孩子的本性,顺势而为。 于是,这节课我摒弃了传统的“不许动”禁令,而是鼓励孩子自由摆弄桌上的纸条。同时,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在摆弄纸条的同时,请仔细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一改变,孩子们明显激动起来并大声欢呼,他们自由摆动了一会儿就自然地安静了下来。小朗一开始没什么兴趣,都不想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在听到可以自由研究后,小朗明显积极了许多,他摆弄了一会儿纸条后,高兴地举起纸条要与我分享他的发现。我不失时机地请他发言,并表扬他很会操作,观察细致,他更有探索欲望了。除了小朗,其他学生也各有发现,讨论火热。整堂课我都允许孩子们随意摆弄学具,表达他们的观察与思考。他们开始从各个角度观察莫比乌斯圈的变化,表达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小朗也积极参与其中,他并没有再因为乱动而被老师不断提醒,而是在动中学、动中思,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充满惊喜和发现。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以动制动”不仅让孩子动了起来,而且让他们的思维活了起来。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我还与小朗的父母进行了深入沟通。我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平衡孩子的动与静、玩与学之间的关系。最终我们达成一致:减少不必要的笔纸练习,增加游戏化和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多鼓励孩子在家中也能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通过小朗的故事,我想或许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不仅需要以“静”制动,还需要适时顺应孩子以“动”制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学习。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本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自由、积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赫贤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