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践行教育家精神
在平凡岗位上做不凡大先生
闫 妍

    教育是民族的命脉,教师是教育的魂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先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是新时代大先生的形象标准;“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新时代大先生的使命担当。两者相互映照,闪耀着特有的光辉,成为新时代大先生的形象。在平凡的岗位上,心怀理想的中小学教师、校长如何成长为新时代不凡的大先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要以爱做基石。教育是精神与精神的沟通、人格与人格的对话,需要用爱心去培育,更需要把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潜移默化地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夏丏尊是大先生,他曾将教育里的爱比作池塘里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是大先生,他“人生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大事就是为了儿童的发展,这一颗心就是纯粹的童心;陈鹤琴是大先生,因为他“一切为了儿童”,是“大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儿童成长的田野;斯霞是大先生,因为她倡导“童心母爱”,是“我还爱得很不够”的育苗人,爱儿童是她神圣的天性;李吉林是大先生,因为她说自己是“长大的儿童”,在她心目中儿童是最真实、最丰富、最生动的情境……

    爱学生,就要欣赏学生,坚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人格,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让宽容成为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手段,并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无论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还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都努力向这些大先生学习,学做“长大的儿童”,在教学、管理中“一切为了儿童”,在“童心母爱”中认真培育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让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得成长。

    事实上,那些因爱而燃烧的灵魂常常选择以微小的方式成长。爱让教育者用走心的教育塑造学子,用启迪的方式创新智慧,用博爱的胸怀浸润心灵。“润物无声”的爱,亦可“桃李芬芳”。

    “海不辞水,山不辞石”,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要从小处入手。胸怀大理想,坚定小目标。这个“小”尽管不起眼,但是可以窥一斑见全豹,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教育者只有专心做好小事,才能做到“以小见大”,把大事做好,这是优秀教师、校长的胸怀和职业信念。

    大处着眼,就是从重要的方面观察思考问题;小处入手,就是从细小的基础事务做起。两者的完美统一,形成了大先生的人格魅力。教育者具备了“以小见大”的本领,就会有独到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以小见大所体现的智慧和胆识。教育者只有敬畏教育,才能用心于每一件小事,才能有以小见大的格局,才能有“匹夫有责”的担当。作为教师,我们敬畏每一节课,敬畏每一个教育中的细小之处,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稚嫩声音,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明亮的眼眸能从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每一次指导的细微之处发现教师是否真正热爱教育、敬畏教学。作为校长,我们敬畏每一项制度,敬畏每一次管理背后的行为逻辑,真正关心师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师生的个性人格,爱护师生的健康生命。师生敏感的心灵能从校长的言语和态度、行动和作风中感受校长是否真正热爱教育、敬畏管理。

    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学着做系统规划,从细节开始,从小处着手,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没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就达不到目的。小处着手体现的是细功夫,要善于从一点一滴抓起,于细微处见精神。从教育中的小事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在细微处用心,提升教育智慧,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要不断创新。创新无处不在,作为教育者,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心。教师立足学情变化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实践,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更要善于自我反思和总结,细化教育科研意识和扎实教研科研能力,明确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教师更要总结学科相关知识规律,钻研适宜的学习方法,探索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范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校长立足校情不断推进治理现代化,激活学校教育细胞,释放办学活力,需要在管理机制、团队发展、课程特色、德育品牌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更要善于总结提炼,明确自己的教育主张,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为此,无论做教师还是做管理者,我都坚持不断学习,构建面向未来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在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中,落实在水到渠成的教育实践中。我本着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追问、反思、改进、更新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自己的不断精进服务。我努力通过丰富的个人知识结构、敏捷多维的教学思考、潜心钻研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育热忱,以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和感染学生,培养人才。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育者唯有守好初心不断创新,才能追赶科技潮流,不断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大道至简,贵在坚持”,成为新时代大先生要在“恒”字下功夫。在平凡岗位上做不凡的大先生,教育者必须有坚持不懈的教育勇气。外力即使再复杂,只要内心坚定,仍然可以保证自己不被忽左忽右的风吹倒吹偏;有了这样的坚持,才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新事物,实践新想法。成事、成名、成家,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或许无法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但我们都可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比如持之以恒地学习,长期坚持阅读、写作、实践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进而逐渐走向优秀。

    教育需要坚守,坚守自己的理想。教育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更像铺路,需要一天天、一寸寸地做。做的过程就是经历和体验,就是收获和价值。既然我们选择了这项事业,就应该以忠诚之心风雨兼程;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教育生活,那便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在“小岗位”践行“大梦想”,我们要从不同视角理解大先生的深刻意蕴,明确努力方向,突出着眼点与着力点,以坚强的政治信念,自觉学习沉淀,修炼师德铸就师魂,厚植教育情怀,自觉实践修身立德,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成为不凡的大先生。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铜川市第五中学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