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职教之声
对高职院校批量升本不必惊诧
冯胜清

    2024年5月,教育部新设职业本科高校16所,加上之前已设置的35所,全国职业本科高校数量达到51所。

    最近,我观察到媒体刊登了几篇对“高职院校批量升本”感到惊诧的文章。细读之后发现,这些文章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担心“批量升本”后,学校会逐渐被“追求学术发展”的思维裹挟,发生“学术漂移”,进而丧失“职业属性”。

    毋庸讳言,近年来在试点职业教育一体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个别学校确实存在去“职业属性”、盲目追求“学术性”的倾向。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近年来升本的高职院校都是在“双高建设”序列中办学质量位居前列的学校。这些学校招生形势好、对口就业率高,在社会上拥有良好的口碑。如最早升本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19年试点升本),学校首届本科毕业生提前半年就被企事业单位争抢一空,且毕业生的初始平均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工作一年后月收入大多超万元。另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高考招生中,有些职业本科高校投档线高出普通本科线100多分。刚刚升本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本科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32分,录取的最高分达到608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普通物理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78分,普通历史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70分,美术与设计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89分。可见,较高的就业率是职业本科高校吸引力不断增强的重要原因。

    职业本科高校之所以有较强的吸引力,原因在于它们始终保持“职业属性”。

    从专业设置上看,职业本科高校所设专业大都紧贴行业、企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例如,前不久刚批准设立的民政职业大学,首批设置的5个职业本科专业中就包括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首批开设现代精细化工技术、合成生物技术、软件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产品设计6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均指向真实的、迫切的社会需求。

    从开设的课程上看,职业本科高校注重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本科高校更侧重专业实践和行动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同时,职业本科高校注重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化,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也让学生从理论高度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据统计,目前职业本科高校50%以上的课程都属于实践类课程,职业本科毕业生既有本科学历,又有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我们不必对高职院校批量升本感到惊诧或担忧。

    “批量升本”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本科层次的高职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我国职业教育本科刚刚起步。2023年,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虽比上年增长17.82%,但仅仅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的1.6%,距离1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2024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按照2023年的本科与高职招生规模计算,有600多万考生进入高职院校,按照10%的目标,约60万人可以进入职业本科院校深造。另外,还有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院校升入本科的学生,每年约有50万人。近年来,我国虽然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开设技能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招收中职、高职高专毕业生,但是规模很小。单靠已有的51所职业本科高校、少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及极个别普通高校,是无法满足当下国家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促使更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转型为职业教育本科,促使开设技能性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扩大招收中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尽快让更多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就显著的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建设”序列的高职院校批量升本。否则,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是根本无法达成的。

    所以,我们不仅不必为高职院校批量升本感到惊诧,反而要为之叫好,期待更多职业本科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构建支撑强国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原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