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教师或学校的不实举报事件频发,折射出多个问题:一是社会信任危机,部分家长及社会对教育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行为出现问题,便将责任归咎于教师;二是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匿名性以及网络平台的普及,导致举报成本降低,不实信息扩散更快速,更易引发网络舆情;三是一些地区或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单一化,过分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教育的多元价值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个人承受巨大压力并成为家长不满情绪的出口。 对教师的不实举报,会形成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直接伤害了被举报教师的名誉和职业生涯,有的教师甚至因此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其次,这种氛围破坏了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导致部分教师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不敢创新教学方法,不敢严格要求学生,最终受损的是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最后,从长远来看,频繁的不实举报会削弱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加剧家校矛盾,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多维度维护教师尊严。 一要加强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不当举报事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来维护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强师尊师惠师若干举措”,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治教。坚决遏制污名化教师现象,对造谣、侮辱、诽谤教师等言行,第一时间会同相关部门依法处置,澄清正名。 为应对各类举报,无锡市教育局采取分级管理策略,严谨执行查证和筛选流程,成为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的第一道防线。学校构成第二道防线,市教育局要求学校面对举报,要由校长室及各职能部门组织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再次核实。只有在完全查实后才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此外,在教育系统内设置独立的机构负责教师申诉、心理咨询及法律援助。该机构专门处理教师对不实举报的申诉,为教师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帮助教师在面对不实举报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 二要优化教育生态。良好的教育生态是应对不实举报的有力措施,也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回应之策。教育生态不佳,很大程度上是较大的学业压力所致。因此,无锡市教育局围绕“双减”政策的落实,不断优化教育生态、提升教育质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从控制作业总量、创新作业设计、优化作业实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实施集团化跨区域办学,减轻学生的升学压力。 教师是教育生态中的重要因素,为改善教师的职业状态,无锡市教育局开展“我为良师”行动,以“我为良师”大讲堂、大课堂、大学堂为载体,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开展“心向阳光·润心”行动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建立常态化家校合作机制,增进家长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设立“阳光心理驿站”,帮助广大教师缓解心理压力。面向女教师开展“悦心坊”系列培训活动,帮助她们养成积极心态,科学应对压力。 三要倡导尊师重教文化。不实举报频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尊师重教文化的弱化。对此,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积极合作,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无锡市教育局携手学校积极与媒体展开合作,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教育教学成就,让家长、社会对学校和教师建立信任,有利于家校共赢;要求学校内部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加大宣传优秀典型事迹。 健全法律法规,优化教育生态,营造一个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是应对针对教师不实举报的有益探索。 (作者分别系江苏省无锡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