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记者手记
做“低竞争”的教育
崔斌斌

    学习能不能讲竞争?今年5月底,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教育论坛中,众多嘉宾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探讨。

    “我们学校7000多名学生拥有829张乒乓球桌、136个篮球架(筐),每天在校锻炼近3小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习只跟自己比,不需要跟别人比……”当天,电子科大附小党委书记康永邦关于“低竞争”的观点让现场听众沸腾了。

    “怎么做到的啊?”一位女士在鼓掌的同时发出疑问。

    在一些学校课间甚至都不让学生随意走出教室的当下,电子科大附小的经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而在现实中,我们能发现,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更好的排名,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其从早到晚争分夺秒看书学习,尤其是高中“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等导向促使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副科”被挤到了角落,学生根本没有多少体育锻炼和休闲时间。

    让人忧虑的是,这种倾向在向小学不断蔓延。

    有教师向记者透露,一些小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课后服务时间基本也变成了学科学习或辅导。

    试想,在这样持续“高竞争”的状态下,一个成人都会觉得难以承受,何况本该活蹦乱跳的小学生?

    教育本不该是这样的。

    正如近日在网络上被热议的“守住教育的底线”联合倡议中的第一条底线:健康第一,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身心为代价追求教学质量。

    原因是什么?该怎样破局?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