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社交媒体可善用而不可拒绝
罗义安

    学校之所以发出这一倡议,是因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包括不良语言和行为、扭曲的价值观等。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可能出现思维能力退化和思想极端化等问题。

    于是,不少国家纷纷出台禁止举措。今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出台一项法案,禁止14岁以下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4月,法国酝酿禁止11岁以下儿童使用手机、13岁以下儿童使用可上网的手机的法案;6月,西班牙政府提出一项法案草案,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访问社交网络……无论禁止还是倡议,想把青少年从网络世界拉回来都是徒劳。在我国,当代青少年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原住民”,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

    据《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上升至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要求青少年远离社交媒体,意味着让他们失去许多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意味着让他们失去许多陌生的朋友,也意味着让他们失去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于未成年网民来讲,虚拟世界并不“虚”,真实世界未必“真”。在他们看来,真实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虽近,但存在距离感,是熟悉的陌生人;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虽远,却保持着亲近感,是陌生的熟悉人。因而,学校的倡议学生未必响应,学校的建议学生也未必采纳。

    其实,对于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注册社交账号,学校的有些担忧是多余的。比如,学校担心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常态化导致他们与真实世界脱节。事实上,网络世界也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接触社交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现实社会,从而更好地走进现实社会。学校也不必放大社交媒体的负能量,更不必把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都怪罪于社交媒体。

    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指出,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通过“社会共治”实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何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建议未成年人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无异于剥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学校的倡议并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也不属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范畴。

    心理学中有“操控型父母”的提法,是指那些通过控制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成长与发展的父母。他们通常通过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实现对孩子的操控。学生是否远离社交媒体,学校不应该成为“操控型父母”替学生做主,而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

    青少年要远离的不是社交媒体,而是低俗不良内容;青少年不是不能使用社交媒体,而是要善用。这就需要学校成为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引导者,实时提醒,帮助学生消除干扰他们判断的因素,消除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隐患,进而提升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要成为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指导者,强化未成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引导其善用互联网;推进未成年人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防范相关领域的潜在风险。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安陆市紫金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