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依据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但在辅导时间选择上家校存在异议。近日,为了给当天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在校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深圳龙岗一学校选择让学生“留堂”,每天晚上学校门口都有很多家长来接孩子。该行为引发家长投诉:孩子回到家接近晚上9点,作业又多,长期如此会因睡眠不足影响身心健康。
————————————————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或在校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教师潜心教育事业的体现。家长要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如果对教师“留堂”行为有异议,家长可以与学校或教师沟通,利用其他时间进行辅导,而不是举报教师。这不是和谐家校关系应有的状态。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周芳元)
之所以“好心”未得“好报”,很大程度上在于家校沟通不充分。教师在学生放学后帮助个别学生查漏补缺的目的毋庸置疑,但没有充分考虑这种方式对学生和家长休息时间的挤压。家长只看到孩子回家晚、睡眠不足,没有理解教师的苦心……双方需要商讨辅导的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让彼此的善意和努力同频共振。
(河南省卢氏县教体局 骆焕学)
教师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大多数家长是支持的。此次事件家长投诉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回家太晚,在辅导时间的选择和长短方面家校有分歧。不过,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诉求也提醒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教学质量应当成为不容突破的教育底线。
(安徽省祁门县胥岭学校 孙祁岗)
因孩子“留堂”引发家长投诉,这给学校和教师提了醒:不能再走“苦教苦学”的老路,要探索“善教乐学”的新路。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让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数量少一些;教师还应对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进行研究,达到乐教善教、乐学善学的效果。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葛永锋)
教师即便“留堂”辅导个别学生,也应做到“三有”:有预期,教师应利用正常的课上、课下和课后服务时间进行辅导,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力争让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业;有节奏,教师对学生分类指导,分辨作业完成与学生健康的轻重缓急,精准指导学生力所能及完成作业;有边界,个别学生可以“留堂”辅导,但应区分时间边界、学校与家庭的职责边界、教师与家长的角色边界,既真心为学生好,又要学会怎样为学生好。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李正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