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七届“课博会”报名即将结束的消息,我马上把信息转发给了校长,并向校长简要描述了这届课博会的精彩看点——主题有趣,聚焦“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形式多样,有主旨报告、课例展示、成果分享和课程展馆;成果新颖,展示指向大单元教学等。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中国教师报组织的公益活动,可以免费享受高质量的课程学习——在我心里,中国教师报组织的会议堪称高质量的会议。 除了以上精彩看点,有好几位分享嘉宾是我比较熟悉的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我因读他们的书和文章早已成为他们的粉丝。比如余文森教授的《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刘徽教授的《大概念教学》、章巍校长的《大概念教学15讲》,还有王红顺校长的简书和公众号文章等。 我们的校长很爱学习,她向组委会申请了12个参会名额,并亲自带队前往学习。 一天半的学习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惊喜。对我来说,新课标、核心素养、大概念、单元整体教学、学科实践等都是耳熟能详的概念了,但是这次学习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新的理解,甚至多次出现“啊,原来如此”的顿悟。我还有幸观摩了两节单元整体教学的课,一节是数学单元导读课,一节是英语单元整理课。两节大单元教学展示都用上了“数字人”。数学课上的数字人发挥了课前的学情汇报与课中导学作用;英语课上的数字人扮演着“双师”角色,在教学中发挥导学、总结等作用。两位教师灵活运用“智能体”,很好地辅助了教学。 借用“智能体”数字人上课,与时俱进,不仅激发了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必参会者也都想创造自己的“智能体”吧。我和同事听过课后也在“豆包”设置了自己的“智能体”,期望通过不断使用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人教学助手。 在与会场的教师交流时,一位老师说,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的顾峻崎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是他近几年听到的最好的课,并用“从游”二字形容课上的师生状态。所谓“从游”是指学生跟从老师学习,就像鱼儿在水中跟着前面的鱼游动一样,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在跟随老师自由学习。师生“从游”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隐藏”在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悠然自得”地在课堂中漫步旅行,并不知不觉抵达目的地。 无疑,这是一次具有思想洗礼性的学习历程,是一次带来很大认知冲突的学习,启发我们反思当下的课堂教学,摒弃自以为是的经验壁障,提醒我们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自我革新,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打开学科,让课堂变大”。 (作者系河南省滑县锦和街道英民初级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