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弦歌
一“角”阳光
赖加福

    “包裹里装了些什么?”数学老师小刘从三年级教室走出来,看到我的摩托车货架上绑着几大包邮政包裹,好奇地问了起来。“是那位‘天空岚’朋友捐赠的图书。”我藏不住内心的喜悦。“真的啊?这下咱们的学生可有书看了。”小刘也开心得如同孩子一般。

    我们都没有想到,春季开学后刚两个星期,“天空岚”就把书寄过来了。打开包裹,一股书香扑鼻而来,一摞摞儿童课外书籍码得整整齐齐,有新书也有旧书,还有部分书籍上面签着不同的姓名,显然它们来自不同的捐赠者。每一个陌生的名字都是一片爱的阳光,每一本书籍都携带着一份无私的温暖。这些书能丰富山村孩子的课余生活,说不定某个梦想还会从书籍芬芳的土壤萌芽,进而在和煦的阳光里摇曳成灿烂的未来。

    为了这些课外书籍,我们学校的几名老师可是颇费了一些周折。

    两年前,我调到这所全镇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工作时,看到巴掌大的校园,感受不到一点现代化的气息。我突然感到身上肩负的使命神圣而重大——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学会飞出大山的本领。

    要想改变学生的命运,靠的是知识,靠的是书籍。

    “咱们想办法给各班搞个图书角吧。”我在教师会议上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可是,买书的钱从何而来?”小刘老师想到了困难。学校办公经费十分有限,无论如何都挤不出钱来添置课外读物。“募捐!”我又说出了冥思苦想的办法,“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在网站上发帖,请爱心人士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图书。”

    《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一本书》的帖子被我发在了当地的网景、信息港等网站,很快得到了许多热心网友的响应。没几天,就有一位网名叫“天空岚”的朋友联系了我。这位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他看到网上的帖子后马上在论坛发帖呼吁大家关心山区的孩子:他动员在北京的校友一起,想方设法搜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他还专门跑到旧书市场,用自己有限的生活费购买了一批图书。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油菜花大大咧咧地在田野交头接耳,蜜蜂穿梭在花朵之间玩着“过家家”的游戏,阳光用金子般的细丝给大地编织了一件金缕衣。我收到“天空岚”从北京和家乡县城两个地方邮寄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起来的,一共1652册。当我用摩托车从邮政局带回这批书籍时,我感觉到包裹沉甸甸的分量,那是爱、是光、是暖,是人世间最珍贵的情。

    同事赶紧行动起来,把几张课桌拼到一起,摆上那些捐赠来的儿童课外书籍,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简易的图书角。从此,图书角成为孩子课间最喜欢的地方,他们像小蜜蜂围绕花朵采蜜一样,围着图书角团团转,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回到座位安静阅读。

    那天上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刚走进教室便发现,不知道是哪位有心的孩子在图书角的书桌上摆了一束插在玻璃瓶里的野花,灿烂的阳光正好从窗外倾泻下来,图书角被照耀得一片光明,清新淡雅的花香就源源不断地从图书角流淌出来。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会昌县庄口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