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让教师教育特色更鲜明
李仰智 张 铟

    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郑州师范学院位于嵩山之麓、黄河之滨,袭师范教育文脉之传承,始终以服务和发展基础教育为己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积极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的高素质人才。

    坚守教师教育底色,绘就一张宏伟蓝图。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郑州师范学院开展了新一轮办学理念大讨论,学校党委综合研判,明确了“保持传统优势,不动摇、抓提升,办好教师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挖潜力、慎布局,发展非师专业”的思想,形成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办学思路,确立了“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一五一十”发展战略,即锚定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分五步统筹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层次提升的战略突破,实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工程”“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程”“卓越教师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等十大改革工程,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蓝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擦亮教师教育本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郑州师范学院坚持以德为先,重学识、强技能,着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贯彻“OBE”教育理念,关注师范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和持续成长。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教师发展机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强化供需对接,形成职前培养与职后跟踪指导服务10年贯通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普遍割裂的“两张皮”问题。《“4年职前+6年职后”全职业链乡村小学教师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二是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学校以科研促进教学,搭建科研平台,成立了“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建立了“心理学(行为与认知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专项课题招标和重点培育,教师教育研究得以突飞猛进发展并形成了一系列成果。近年来,学校承担和完成相关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56项、省级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60项。三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提升工程(简称“提质工程”)。“提质工程”按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大类17个项目进行建设和培育,每年立项200余项,投入经费近千万元。同时设置了校长教学质量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提质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9个师范类专业为国家、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分别承担了国家、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培育“两代师表”。为了打造教师教育特色,学校实施三项教师教育提升工程。一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工程。高标准建设“教师教育技能综合训练中心”,中心拥有现代化普通话测试系统、教学技能训练系统、艺术技能训练系统。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经过训练和达标测评取得相应技能证书方可认定在教师职业能力方面达到毕业要求。二是教师教育文化建设工程。学校建设了师范文化长廊、自然博物馆、党史党建馆等,让“格物、致知、明德、尚善”的校训深入人心。三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工程。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等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常态化研修机制,促进校内外教师学习和提升。作为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者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等,每年培训学员1万多人次,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师资水平作出了贡献。

    75年筚路蓝缕,在这块教师教育的沃土上,学校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13万余人,培养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遍布全省18个地市,成为支撑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全国劳动模范袁化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郭妙芬、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文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杨承等。

    好风凭借力,发展正当时。乘全国教育大会东风,启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征程。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深化师范教育研究和改革,努力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谱写新时代郑州师范学院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作者分别系郑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