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区域观察
打通学段壁垒 做好贯通培养
本报记者 孙和保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加强学段衔接如何在课堂落地?一线教师还存在诸多困惑。

    为解决教师的困惑,探索小初高学段衔接的有效性,近日由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讨活动”在宜兴市丁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举办。活动聚焦新课标落地、学段衔接、跨学科主题学习等话题进行了课堂展示、专家讲座,为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法案例。

    “在推进学段衔接过程中,我们要求教研员要构建系统思维,突出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做到学段衔接、学科融合,实现纵向贯通、横向勾连。”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强介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向开展研究,一是从数学课程发展主线上关注小初高衔接,加强数学知识、方法和思维的贯通;二是从加强综合与实践研究上推进小初高衔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如何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象,活动分两个会场、聚焦两个跨学科主题进行小初高衔接的课堂展示。丁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会场聚焦“运动中的数学”这一主题进行了《世界杯足球赛中的数学》《让运动更安全》《体育中的数学》的课堂展示;宜兴市东坡实验小学会场聚焦“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珍贵的水资源》《时间的秘密影子知道》《“数”说节水行动》课堂展示。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足球赛事中的分组、积分、晋级与数学知识紧密相连,构建了一系列逻辑严谨且有层次的问题情境。”宜兴市丁山实验小学教师邵颖在展示《世界杯足球赛中的数学》一课后分享道,“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投入到数学问题的探索中,又要符合新课标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及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理念,这是备课时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教师周军执教的《“数”说节水行动》从数据角度谈节约用水。他认为,课堂上教师要让数学知识从“散点”走向“类型”,数学方法从“割裂”走向“聚合”,数学思维从“断续”走向“连续”,数学理解从“局部”走向“全局”,让学生发现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6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展示为参会教师打开了新思路,但从中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段递增但学生课堂参与率是递减的,课堂氛围也随着年段的升高而归于平静。”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点评时说,“通过对比暴露问题,这样的小初高衔接的主题设计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体现,虽然还有改进空间但意义重大。”

    据了解,面对学段融通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一线教师造成的新挑战,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各区县教师发展中心积极行动,先后多次开展幼小、小初、初高衔接等主题教研活动。而“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讨活动”贯通小初高三个学段,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好评。

    做好学段学科衔接,找准衔接点是关键,也是教师亟待提升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鲍建生认为贯通培养的重点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他从平面几何在小初高三个学段的不同表现与联系出发,提出“平面几何系统化、系列化”的教学建议。“系统的梳理为学段衔接厘清了思路。”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教师陈丹洁说。

    “研讨活动在不同学段的教学中均具有典型性,在思想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对教师今后开展学段衔接及跨学科主题教学具有借鉴意义。”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数学教研员费振东说,“在区域的带动下,涌现出一批积极研究小初高衔接的优质学校,如无锡市梅村实验教育集团、梅里教育集团和安镇实验小学等,学校的积极探索在树立典型的同时也为学段衔接蹚出新路。”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