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之间 广袤的教育天地,恰似浩瀚星空,繁星闪烁。多数人将目光聚焦于那些璀璨夺目的星辰,它们光芒耀眼、备受瞩目,而我却对那些看似黯淡、默默隐匿于角落的星星情有独钟。这些不起眼的星辰正如教育旅程中那些满身“尖刺”、难以靠近的孩子,他们有着独特的价值,亟待被发现与珍视。 初次邂逅“小刺猬”的脆弱,是在一堂普通的五年级心理课上。她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女孩,却有着一双满含倔强的眼睛。课上,她毫无征兆地失控大哭,面对大家的询问,只是默默流泪,这堂课便在她的泪水中匆匆结束。课后,我轻声邀请她到心理室聊聊,换来的却是冰冷的拒绝和冷漠的眼神。这只浑身带刺的“小刺猬”到底藏着怎样的心事? 此后,我开始默默留意她。她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主动与同学交流;课堂上,也总是低头不语,仿佛与周遭世界隔绝。她成绩尚可,可那拒人千里的冷漠,让人难以靠近。很快,心理测评预警名单上出现了她的名字。我一次次发出邀请,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无情拒绝。 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我深知,这些看似冷漠的孩子,内心实则脆弱又敏感。他们极度渴望被关注、被理解,却因种种过往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于是,我耐着性子,持续用关爱去靠近她,试图敲开她紧闭的心门。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午后,她主动走进了心理室。那一刻,我知道长久的等待有了结果。她低头而坐,泪水夺眶而出,倾诉着内心的无助与痛苦。原来,她觉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的累赘、老师眼中的麻烦、同学眼中的笑柄。她拼命渴望被看见、被理解,一心想成为别人喜欢的样子,却总是被忽视、被伤害,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听着她的哭诉,我深切感受到她的绝望,也明白了她冷漠抗拒背后的缘由。 面对这只受伤的“小刺猬”,我清楚简单的安慰无济于事。我放下所有技巧,只是静静坐在她身旁,用心倾听她的痛苦与挣扎,告诉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一直陪伴。 第5次心理辅导结束时,我送给她一张书签,上面写着:“即使你浑身是刺,也总有人愿意张开双臂,拥抱你的全部。”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眼中泪光闪烁。我看到,她心中的壁垒开始缓缓崩塌。她轻轻把书签放进书包,仿佛那是最珍贵的礼物。 从那以后,她渐渐向我敞开心扉,分享她的兴趣爱好、梦想与追求。我也通过共同爱好,努力拉近与她的距离。我发现,其实她潜力无限,只是过往经历让她选择封闭自己。 在与“小刺猬”相处的日子里,我深刻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心灵的触动与温暖的传递。正如吴非老师所说“教师要有一颗装着学生的心”“不要急,慢慢来”。我学会了慢慢靠近、蹲下身子、张开双臂,从柔软的腹部拥抱这些“小刺猬”。即便起初可能会被刺痛,但正是这份包容与呵护,让他们慢慢放下防备,感受到爱,并勇敢地回应这份温暖。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成长。我们要提升人文关怀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支持这些“小刺猬”。就像张桂梅老师用光芒照亮大山女孩的梦想,张玉滚老师用板凳稳住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也渴望成为那束微光,温暖“小刺猬”的心房,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未来,我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用爱心、耐心拥抱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小刺猬”。我坚信,只要用心倾听、理解他们,这些孩子定能走出内心阴霾,拥抱阳光雨露。在这世界上,没有多余的星辰,更没有不值得被爱的孩子。让我们以爱之名,共同拥抱那些“刺猬”般的心灵!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世纪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