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教师考勤如何考
汪 兵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教师发帖调侃:我现在生病半天就能好,半天也必须好!

    为什么呢?细看后才了解,原来他们学校考勤制度有这样一条规定:每月允许半天(空堂)到医院看病,不扣全勤奖。

    有教师跟帖说:我们学校更奇葩,考勤制度里明确规定工作时间不闲聊,不互串办公室,不接干私活,现在办公室一天到晚死气沉沉……

    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跟帖有数千条之多,大家你言我语,讨论热烈。

    为什么学校的考勤制度会引起大家这般“共鸣”,成为教师的“痛点”“槽点”?

    学校作为一个单位,从管理角度而言,当然需要考勤。但要考虑的是需要什么样的考勤:是刚性冷冰只讲原则,还是弹性温暖有适度弹性空间。国家和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发文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可为什么有些校长依然对此置若罔闻,抓考勤“乐此不疲”?是担心放开考勤就会引起学校管理的无序、混乱,抑或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想,这些顾虑多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一所学校仅仅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就能达到规范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话,那未免过于放大考勤的威力了,办学也过于简单了。更何况,许多现实案例告诉我们:考勤越严苛的学校越“平平无奇”,有温度有弹性空间的学校反而“异军突起”。

    大禹治水告诉我们——“堵不如疏”,学校管理亦是如此。结合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实践和思考,我想,或许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破局。

    一是树立民主治校理念。维持原有考勤制度不变甚至强化,是校长最简单也最“安全”的做法。但如何做到在弹性坐班基础上不引起管理混乱,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就更考验学校管理者的智慧。这需要校长有民主治校的理念意识,在弹性坐班考勤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同时向教师明晰实施弹性坐班可能带来的管理漏洞,大家一起讨论并拿出兼顾平衡的制度方案。教师对自己制定的制度往往不会违背,相反会共同维护,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水涨船高,学校还怕办不好吗?

    二是实施强制轮休安排。2020年,我当时在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工作,学校存在教师总体较少缺编严重、教师尤其是初三毕业班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学校讨论后决定,对初三教师在原有考勤规定的基础上实行强制轮休安排。每两周教师可轮休半天,原则上不集中轮休,需要报备分散安排。记得在讨论之初,大家有许多不放心的地方。没想到,当轮休安排真正实施,非但没有出现预想的问题,反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有部分教师自愿放弃半天轮休。在得到教师一片由衷赞扬的同时,学校教学质量不降反升。因此,我想说,教师管理如何从“行政约束”向“自我管理”转变,考勤制度和学校管理的“变”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三是采取奖惩激励举措。任何事情“一刀切”都很难有效解决问题,考勤制度亦是如此。如何摸索实行弹性坐班,学校还可以采取有效的奖惩激励举措:既注重过程考核,也关注结果导向。也就是说,学校可以在弹性坐班制度里明确指出,在完成既有的工作和任务基础上,以结果为导向,教书育人效果较好的个人可以有更弹性的考勤空间,甚至还可以推广扩大至教研组。不单注重个人,还要看集体的成效。这个教研组工作努力、成效突出,该教研组全体成员就有更多在考勤空间上的赋权,反之亦然。这样,就能有效规避弹性考勤带来管理无序、混乱甚至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现象和行为。

    四是通过运动调节减压。有效落实“双减”政策,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研究更多,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压力。为有效减轻教师负担,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我们学校配备了游泳馆、羽毛球馆和健身房,倡导教师在空余时间去锻炼放松。于是,大课间羽毛球馆成为师生别样互动的美好画卷,下班后游泳馆能让人褪去一身的疲惫,健身房能有效保障教师身体健康。我认为,这也是对弹性坐班的有效补充。

    五是借助团建赋能管理。大多数学校也在组织团建活动,可为什么教师响应的不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呢?原来是有些学校安排的团建活动在周末或假期,且内容乏味。我们学校组织的团建活动主要有两类:师生趣味运动会和班级趣味运动课。师生趣味运动会在工作日集中举行,每学期一次,是一场师生大联欢;班级趣味运动课则是分散举办,具体由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等开展,两周一次,班级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通过两类团建活动,既愉悦了师生,舒缓了压力,减轻了负担,增进了师生情谊,也为学校管理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备受师生称赞。

    考勤制度调整、弹性坐班实践只是学校管理中的一角,由点及面,需要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采取措施祛除可能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子,调动教师工作的善意和潜能,这就需要校长本着民主治校的理念,尊重教师、相信教师、理解教师,采取的措施方法深入教师内心、切中问题要害,如此,相信管理的“痛点”不再出现,管理的“堵点”更能畅通。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高新创新实验中学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