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起着引领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也是每位教师十分关注的大事。
我之前所在的学校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评价方向有标准
我们将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总结为4个词: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佩服、学校放心。
该标准的核心是“学生欢迎”。学生是教师重要且直接的工作对象,教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学生是最有资格、最具权威的评价者,而且这种评价最具普遍性和公平性。
“家长满意”是评价教师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因为家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公众,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然与家长或多或少接触,除了平等相处、以礼相待之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个人修养对家长会起到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同行佩服”是同事间的互评,一个教师的政治思想表现、品德修养、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合作精神及群众威信等均可成为评价内容,同行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德与才。
“学校放心”是管理层对教师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等进行的一项较为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前三项内容。
评价过程有原则
侧重赏识,提示问题。在评价过程中,要力求发现并彰显每一个教师的优点、长处,使其在工作中的付出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并促使其更好地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足要及时予以提示。
教师队伍是一个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学校对某些现象和需要改进的工作给出提示,教师往往就会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
注重客观,参照主观。评价教师工作的过程中要用事实说话,要以教师实实在在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为具体内容,要全面了解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评价。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也会形成某种主观印象,这种主观印象在评价过程中只能作为参照,而不起决定性作用。
注重专业,参照非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本专业教师的评价最具权威性,在评价过程中,应广泛征求同学科同专业同事的评价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而非专业教师包括非专业领导的评价,在业务评价方面只是作为参照,改变领导评价占比过重的局面,使评价具有广泛性,避免领导不恰当的评价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一情况的出现。
注重平时,参照偶然。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持久性工程,教书育人并非朝夕之事。评价教师要注重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实干,还是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日常的表现是最好的评价依据。而工作中偶然的成功或失误都不能代表其真实客观的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只是作为参照。
评价落实有方法
学校需要依据教师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立体式评价,可涵盖备课、教案、课堂教学、板书、教学手段运用、学生满意度、辅导、批改、教研、撰写发表论文和工作量等。
评价时可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检评,可随时随地进行抽检,依照各项工作评价细则对每位教师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凡认为不恰当的,教师本人可向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学生处、学校及相关人员进行反映,经核定后予以答复,对问题较为突出的教师要根据情况进行分层谈话,以规范其行、推动改进。
(作者系吉林省吉林市第十三中学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