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山东省鄄城县舜泰学校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赋能初中历史教学
王兴全

    山东省鄄城县舜泰学校从顶层设计出发,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创新活动为补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初中历史教学赋能。通过将历史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情境化,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着力夯实信息技术,赋能历史教学基础

    学校深刻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从顶层设计着手,在基础建设上发力,持续完善学校软硬件设备,提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认同感,夯实信息化技术赋能初中历史教学的根基,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为学生营造更鲜活、更多彩的学习环境。

    完善教学设备与运维体系。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并注重设施设备的持续维护与更新。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和运维体系,通过开展网络安全、设备管理、数据维护等工作,保障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

    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学校不断充实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扩充优质教学资源供教师使用,同时鼓励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及时上传自己在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试卷、微课等内容,完善学校自有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从库中挑选合适的资源用于教学。

    健全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将信息化教学考核融入其中,从教学备案、教案设计、课堂呈现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教师主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和教学信息化的有效建设。

    创新推动信息技术,赋能历史教学策略

    学校充分发挥视频教学的作用,通过课前预习、网络查阅资料及课上交流等方式,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通过图片观察、视频播放等手段,让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悟。

    打造翻转课堂。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设置翻转课堂,组织学生课前自习,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与老师和同学共同研究问题、找寻答案,逐步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各种文字资料、历史地图等历史史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培养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收集、多总结的良好历史学习习惯,使其能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框架,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利用PPT展示翻转课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在多媒体课程中设计新颖的小游戏,保持历史课堂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拓展历史知识覆盖面。学校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拓展历史知识覆盖面。以“香港和澳门回归”专题教学为例,为加深学生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带领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在群众的欢呼中感受喜悦,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网络资源和书本知识,深入分析“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的资料,既巩固课堂所学,又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国家自豪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发挥信息化历史教学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鸦片战争”课程中,为学生播放《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以及“禁毒”教育宣传片,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禁毒观念,保障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坚定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

    扎实构建信息技术,赋能历史教学情境

    学校聚焦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时空,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运用任务型导入播放相关视频后,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索,初步体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此基础上,教师沿着时间脉络,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带领学生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在教授《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章节时,教师先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各个时期,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直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历史发展变化。同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远程参观博物馆、文史馆,借阅历史类相关电子书籍、文献,观看历史类纪录片等,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他们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再如,学校深入挖掘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邀请多位戏曲专业人士到校开展为期3天的“戏曲进课堂”活动,为学生普及戏曲基础知识,讲解乐器种类并现场操作演示,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贡献力量。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赋能历史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着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多位教师凭借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教学风采,荣获市、县级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等荣誉。

    具体来说,学校特邀多位专家到校举办“教师个人素养提升培训会”,勉励教师将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仁爱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组织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信息化教学教师授课,分享自己信息化教学的经验与心得,让更多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观摩优秀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听评课活动,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展现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以公开课的形式呈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开阔教师视野,让教师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逐步提升业务素质。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