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星期三
学校案例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未来学校
“三研”为师生成长赋能
叶 丹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未来学校是一所快速发展的学校,10年间不断发展壮大,新入职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80%。如何让这样一群年轻有活力但缺少教学经验与管理经验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2014年起,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银河计划”为先导,开启了创客式校本研修探索。学校的创客式校本研修以“四星”教师梯队(以“启明星”教师为引领,以“恒星”教师为核心,以“彗星”教师为主力,以“小行星”教师为基础)为依托,通过名师引领,有效助推学校教师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通过“三研”创客式校本研修,共建洪山未来教师队伍“璀璨星河”。

    课程研发:从一个人引领到一群人创新

    2014年,学校启动创客微项目研究。此时,学校体育教师柳田牛以自己的校本创客微项目《小学体育游戏校本课程的可视化开发研究》为依托开展系统的校本研修,经过两年的系统研发,他开发了100个体育创意游戏微视频,并出版了全国第一本“码书”——《让孩子们玩到嗨——体育创意游戏100个》。随后,柳老师指导学校青年教师进行各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相继又有两名教师出版了自己的“码书”。教师可见的成长,吸引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开发中来。于是,学校成立了“课程开发工作坊”,“启明星”教师担任坊主,“恒星”教师为工作坊骨干成员,带领一批“小行星”教师对标国家课程标准,依据自己的学科性质,结合专业特长,开发校本数字化课程资源。

    工作坊将课程开发的技术要领设计成闯关式游戏,包括技术关、剧本关、资源关、平台关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通过线上观课、同伴研讨、自主研修完成闯关练习,逐步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要领与研发方向。目前,学校教师开发的课程有《体育创意游戏100个》《音乐创意游戏100个》《“纸”爱首饰》《合作学习36计》《班级管理微策略》等,内容囊括学校文化、德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等,通过多课程跟进、多学科融合、多活动展示,实现了从一个人引领突破到一群人迭代创新,不少年轻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从“小行星”教师成长为“彗星”教师、恒星教师。

    校本研修:破译课堂改革密码

    在“课程研发与实施”这一创客微项目研究中,项目组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让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接受了专业的合作学习培训,在实验班开启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学校认为,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教师先要懂得如何合作学习。一学期试点后,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被推广到各年级。学校构建了“培·研·思”一体化研训模型。该模型结合学校的教师培训、校本教研以及教师自主发展,将学科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直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帮助教师进行理念的更新、技术的革新,并给予时间上的保障。

    “培·研·思”一体化研训模型包括“一核”“二角”“三体”“四维”“五点”“六度”等多个维度。

    一核理念: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习。

    二角培训:体验式合作策略培训。在培训中,教师将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角色体验合作学习策略,并回到课堂现场予以运用。

    三体研课:集体备课,体现课程性质、体现合作策略、体现“体智课堂”教学模式,即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四维观课:听课教师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观课。听课前,备课组会分解观课任务,发放观课维度表,指导教师精细化、精准性观课。观课结束后,同维度教师分小组进行讨论,各维度代表汇报交流,专家点评指导。

    五点评课:评课环节,听评课教师将对标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分别从观点、图证、亮点/问题、分析、建议这五点进行评课。

    六度思课:教研组指导教师站在六个角度进行教学反思,并撰写成教学案例,这六个角度即:教学重难点突破、合作学习策略运用、教师语言锤炼、学生激励评价、教学特色呈现、再思课堂取舍。

    “培·研·思”一体化教研解决了学校校本研修主题不突出、时间不足与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将校本研修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将管理赋能与自主发展相结合,改变了“教”与“学”的师生关系。

    特色研创:丰富孩子的童年体验

    学校的创客式校本研修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以丰富学生的儿童体验为宗旨推进各类研修活动。学校开设有丰富多彩的节日课程,其中语文节、数学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余年,深受学生喜爱,得益于每年节日课程有趣的创意、巧妙的设计与精心的组织。

    学校教研组会开展“节日课程项目设计”专题研修,组建骨干教师成立研创小组,项目研修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项目组成员涵盖各学科教师,大家站在不同学科本位参与项目的设计。在研创过程中,教师带着问题参与专家培训,同时带着任务参与项目设计,并进行多次阶段性汇报,根据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最终形成节日课程项目实施策划书。2025年,学校语文节主题为“见字如面书信节”,学校将展开一场书信的奇妙之旅。他们将带着问题了解世界各国书信的起源及发展,通过“名篇欣赏”阅读书信名篇,探寻时光烙印;以“鸿雁传书”“明信寄情”,与朋友说说心里话,写一封给未来的信……

    以节日课程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研创活动,教师会将更多的思考放在学生思维,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习、体验、创造,用他们的学习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恰当地融入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学科知识,丰富孩子的童年体验。

    从“课程研发”到“校本研训”,再到“特色研创”,“三研”立足了学校发展,通过各类丰富的主题研究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丰富学校校本化数字资源,促进学校校本研修整体化的推进,真正实现以研究为教师赋能。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未来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