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浙江省推出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举措,形成了“十大创新”经验,为打造“浙里优研”奠定了基础。这些创新点涵盖基础教育多个关键领域,从教学管理到评价体系、从教研模式到学科发展、从典型培育到教育帮扶,全方位推动了浙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引领促进学校教学优化。2021年,浙江省设立“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并选定23个试点地区。省教育厅教研室调研后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的经验与问题》调研报告,根据基层需求修订并发布《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以教研推动教学常规落实。在项目推动中,省教育厅教研室通过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征集实践案例等活动分析管理改进难点、推广学校管理改进案例。 项目化学习实践:多元举措探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2021年浙江省启动“STEA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百校工程”,出版《学校STEAM教育实践建议》,为项目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在具体项目推进中,浙江省一方面创新教研活动方式,组织开展一线教师STEAM挑战赛,组建团队开发研修资源平台和学习工具;另一方面迭代教研内容,聚焦乡村STEAM实践,构建校际协作网络,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思政一体化建设:多管齐下打造思政教育新格局。自2021年起,浙江省组织了全国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展示研讨活动,连续三年举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2024年首次组织浙江新疆两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训,促进地区交流合作。浙江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修订教材、组织竞赛和学生实践活动,提升了思政教育质量。 科学教育做“加法”:系统举措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作为全国小学科学学科教研基地和唯一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改革的省份,浙江省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培养等方面形成了系统而独特的“浙江经验”。2023—2024年,浙江省完成了初中和小学科学学科质量监测及实验教学评审,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科学课师资的补充。科学教育专班的组建和研究工作,以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编制,共同推动了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作业改革:构建闭环推动“双减”落地生根。以作业改革助推减负是教研系统推进“双减”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浙江省在作业改革上构建了富有成效的行动闭环。教研员通过走访多地学校形成系列调研报告,基于调研结果省教育厅教研室研究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导意见》,针对作业管理、设计难点提供操作指南,明确改革方向。同时完成“浙里问学”平台5034节微课,供全省教师免费使用,解决师生实际困难。 着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全面推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浙江省长期深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域,“十四五”以来,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框架已搭建、中学阶段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纵向衔接基础上,着力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施分项等级评价。省教育厅教研室协助出台指导意见,研制10册《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学科指南》丛书,探索纸笔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帮助教师明晰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迭代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持续优化助力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浙江省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上持续改进,完成了两次小学和一次中学的质量监测,并在现有体系基础上进行优化,强调对德育和劳动教育的监测,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新一轮小学教育质量监测中,浙江省结合“学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重点评估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实践创新能力,并新增了运动能力测试。同时,通过全省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会议,重点围绕全省及区域基于数据的教学导向与教学改进两个层面进行反馈,以真实数据助力评价改革的推进。 推进数字化教研:科技赋能实现资源共享新突破。为推动教研工作发展,省教育厅教研室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教研新模式。2019年9月起对省级教研活动进行网络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凭借高质量内容、新颖理念和前沿探索获得同行赞誉。“十四五”期间,为深化数字化改革、共享优质资源,省教育厅教研室遴选数字化教研实验区,探索“虚拟教研室”新模式,聚焦AI线上评课、教研分析服务等模块,带动全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研。2024年,省教育厅教研室与省技术中心联合推出首个省级人工智能教研室——“浙里教研@人工智能”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践行“循证教研”,15个数字化教研实验区开展近900次活动,为教研工作注入新活力。 教研员联系县制度:精准帮扶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浙江省在追求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创新省级教研员联系基层工作。2021年,省级教研员的“三二一”联系基层制度调整为针对山区26县的联系县制度,实行3人一组精准帮扶。2022年,帮扶范围扩大至6个海岛县。教研员通过频繁的省级帮扶活动,如听课、座谈等了解帮扶学校教师需求,并结合党建活动提供精准指导。多维度、全方位的帮扶活动不仅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优质资源带到基层,还提升了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职业自信。 培育课改典型:示范引领推广课改先进经验。2024年,浙江省启动教研课题成果调研,全面了解省内教研成果,为改革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教研课题成果推广与交流大会,省教育厅教研室培育了100个典型经验,并遴选出10个普通高中样本学校的优秀建设经验;崇文实验学校四张课表、丽水景宁全员晒课等14项课程改革案例入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地方和学校的经验和做法”,总入选量全国第一。这些案例成为浙江课改的实践样本,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课程改革。 (作者单位均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