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校园欺凌,政策收紧符合社会期待。从语言羞辱、孤立排挤,到肢体暴力、网络霸凌,未成年人的欺凌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心理创伤,还影响校园安全和教育环境。对此,教育部门的态度理应是坚决的。执行过程中,若规则明晰、执行公正,欺凌者因此承担相应后果,无疑能促使更多学生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进而约束自身行为。
(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联合学区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