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中心小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
李 翠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正从单纯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探究精神,使数学学习从抽象的符号运算转变为生动的实践体验,为培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首要任务是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这六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应该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应围绕这些素养,把数学知识与科学、艺术、社会等领域的内容相结合,构建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学习项目。比如,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项目时,学生需要运用数学中的面积计算、比例分配等知识,同时结合科学中植物生长的条件、艺术中美学设计的原则以及社会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综合完成项目设计方案。这种多学科的融合,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主题学习的设计过程中,情境创设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创设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以“家庭节水计划”为主题,学生需要通过调查家庭用水情况,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运用数学中的统计和计算知识制订节水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等数学技能,还能增强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主动探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任务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例如,在“设计校园运动会赛程表”主题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中的时间计算、排列组合等知识,同时考虑体育比赛的规则、场地安排等因素。教师可以将任务分解成若干子任务,如调查各项比赛的时间需求、计算总赛程时间、优化赛程安排等,让学生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此外,活动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评价机制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应采用多元化方式,涵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从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还要评估其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通过多元化评价,学生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也能更精准地了解教学效果,进而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其能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力工具。

    值得留意的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跨学科的视野和整合能力,能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设计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习项目。例如,在“城市交通优化”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中的数据分析、几何模型等知识,结合科学中的工程原理、社会学科中的人口流动规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点,精心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还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提供相应支持。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整合、资源共享等方式,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比如,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专用教室,配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建立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这些支持措施能够有效保障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顺利开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提升核心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各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例如,在“设计营养午餐”的主题学习中,对于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人体每日的营养需求以及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制订合理的可行性计划;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先从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入手,逐步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这种分层指导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中获得成长,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体会知识的价值和力量。当学生在“欢乐购物”主题学习活动中运用数学的测量和计算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购物袋时,他们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模拟购物场景,帮助学生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和规则,如挑选商品、比较价格、结账付款等。学生需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自己的预算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理解货币与商品的关系,形成初步的金融素养。这些实践经验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它通过将数学与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完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让数学教育真正焕发出活力与魅力。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