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播放量达到400万,经转发后播放量达1.5亿,点赞量超过330万;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国字号媒体相继关注……对于山东女教师张素而言,4月8日发布的一则视频,让她一下子卷入流量的洪流中,有些“不知所措”。
视频内容是张素在班会课上对六年级孩子普及性教育的一段讲解。“提起隐私部位不丢人”“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在张素的分享中,许多平时老师和孩子都羞于启齿的敏感话题被大大方方提及。张素原本只是以为“上了一节普通班会课”,没想到经互联网传播后,被无数网友点赞:“这是知识,就该大方讲解!”
“我想让孩子知道,这些知识不是用来让人害羞的,而是用来保护自己的。”张素说。
撕掉性教育的“羞耻标签”
清明前后,天气转暖。学校里,有些女孩子穿的上衣领口过大,张素等几位老师看在眼里,觉得不太合适;联想到平日里听说有孩子私下会传阅一些不适宜的图片,还有部分男生会用脏话互相攻击,张素觉得孩子们对性知识很好奇,但缺乏正确的引导,应该给他们上一堂课。
这堂课怎么上?并没有太多案例可以参考。“我记得上学时初一生物、高二生物都有相关知识,只不过老师比较害羞,讲到类似的内容就会跳过。但是,当今社会上有一些比如‘拍隐私部位照片’上传网络的事件发生,我不想让我的学生因为缺乏此类知识而受到伤害。”张素最终决定,突破传统教育中的“性羞耻”观念,大胆地开设“性教育”班会课。
“这些隐私部位是不准其他人触碰的,我们也不要去触碰其他同学的这些部位”“我们每个器官都有它该有的用处,眼睛能看,鼻子能闻,隐私部位也是。你要保护好它,勤清洗、换内衣,不能让别人碰”“这些部位谁可以看?只有正规医院的医生能看。像邻居、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他们如果说‘我跟你玩个游戏,不要跟别人说’,这是不行的”……
当12岁左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起初听到老师如此“开放”地讲解性知识时,班上有人捂脸,有人坏笑,还有学生说这是“超纲”内容,甚至有人小声嘀咕“这话题好脏”,张素一度以为自己讲不下去了。
但张素极力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你们觉得这个话题为什么会让你们觉得不好意思”“你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些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慢慢地,孩子们会放下羞耻感,开始认真思考。
“当你正视这个问题时,发现也没什么了。”张素说。
“别嫌性教育太早”
“评论区有句话我非常赞同,你嫌性教育太早,坏人可不会嫌孩子太小。” 张素在后来的一段视频中解释,在中小学开展性教育确实非常有必要。在她看来,性教育同语文、数学一样,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孩子天性好奇好学,讲清楚反而不会因不懂犯错受到伤害”“无意间刷到这个视频,昨天拿给六年级的儿子看。我觉得这位老师特别棒”……看到网上家长的这些留言,张素感觉心里很踏实。
视频流传开后,许多家长和老师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张素,给她鼓励和赞许。更有其他学校教师向她表示,想借鉴她的成功经验给孩子好好上一课。
“我也是从别人的视频那里获得的勇气,这不是一种能量的接力吗?这让我感到特别欣慰,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能够帮到更多的人。”张素说。
不过,在浩如烟海的来信中张素也看到,有些网友质疑她在小学阶段讲性教育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她无法用准确的数据去回答,但张素欣慰地发现,那堂课后男生间不再有攻击别人隐私部位的情况了,女生也没有再穿特别暴露的衣服。她记得当天曾经问学生:“看,也没有什么该脸红的了吧?”有学生说:“确实是。”
其实早在上这堂课之前,张素就猜测可能会引发一些家长的误解。“不过,我更多的还是期待。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张素坦言。
做孩子心中的“大漂亮老师”
突然受到关注的张素,心中有些惶恐。在她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老师,不值得受到如此之多的关注。而尽管她课前搜集了许多资料,也不确定自己讲的到底是否专业。
这几天,她看到央视网发布的《性教育课不应“蜻蜓点水”》这篇专业分析当前中小学性教育状况的文章,底气更足,“我想讲的都在这里”。
文章指出,48.93%的教师认为学校性教育开展情况一般,51.77%的教师认为性教育“非常急迫”。而学校不敢教、流于形式等性教育开展的弊病,也由来已久。
“比起成年人几分钟的尴尬,性无知带来的性侵害、性犯罪足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看到这句话,张素觉得自己有必要筹备下一期性教育课,“除了身体认知、性别意识之外,还要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性侵等恶劣事件。”她希望通过视频等方式继续与大家分享。
记者注意到,从2022年张素开通“张张老师有办法”视频号以来,她一直在其中分享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比如作文写作技巧、阅读理解方法等。形式活泼有趣,内容也满是干货。
“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看到老师也有平凡的一面。很多家长和学生都给我留言说,通过视频号更了解我了,也更愿意与我沟通了。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张素说,她希望通过尝试各种新的形式给孩子带来正能量,一直做孩子心中那个爱笑的“大漂亮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