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创意课
一只鸟的旅行
——“班级无课日”中的生命启示与思维飞翔
李 琛

    教育的美好,往往始于一场不期而遇的缘分,就像那只偶然闯入我课堂的小鸟,用它轻盈的翅膀,为师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生命与思考的窗。

    一天下午,一只鹦鹉振翅闯入我的英语课堂。教室里瞬间沸腾,学生惊喜地睁大眼睛,目光追随着这位不速之客。而它似乎并不害怕,在教室的窗台上歪着头,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我们。

    那一刻,学生放下了手中的笔,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只小生命吸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径直飞向我,落在我的手上,亲昵得如同老友重逢。整个下午,这只鹦鹉成了课堂的主角,它带来的不仅是惊喜,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感动。而我,用镜头拍下了这温馨的一幕。

    为了给学生搭建自由探索的广阔舞台,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设立了“班级无课日”——每个班级每学期拿出一天时间不上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一日课程。而这次奇妙的缘分,让我萌生了以“一只鸟的旅行”为主题设计一次无课日活动的想法。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不仅了解鸟类世界,也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自由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从观鸟到观心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学生通过纪录片《迁徙的鸟》了解鸟类的现状。鸟儿为了归来的承诺,踏上看似平凡却充满艰辛的迁徙之路。而画面中,鸟类的栖息地被破坏,迁徙的路途充满危机,这些场景让师生共同陷入沉思。生存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场生命的长征悲情而壮丽。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间接或直接伤害着这个群体。纪录片结束后,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氛围,学生开始自主讨论“我们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这些思维的碰撞也是本次无课日中最珍贵的部分。

    随后,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学生开始观察从家里带来的鹦鹉。它的外形、习性、美好和脆弱,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位平时内向的学生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鹦鹉的羽毛,仿佛打开了一扇心灵之门。也许鸟类拥有一种特别的能力,能自然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的共鸣——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

    在创作中感受生命的温度

    在第三个环节的美术写生中,学生用画笔记录下鹦鹉的每一个细节,或者发挥想象画出鸟儿飞过的美丽世界。有的学生将鹦鹉与美丽校园结合,创作出充满创意的作品。在自由创作环节,学生用五谷杂粮、树叶、树枝、毛线、画笔等材料,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鸟类艺术品。一个学生用红豆和花生拼贴出鸟儿的形态,另一个学生则用橡皮泥捏出鸟儿在迁徙中无法找到回家的路的悲伤与泪滴。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流露,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领悟到创造的喜悦与生命的意义。

    无论幽默的鸟与山水画、童趣的“鸟宝宝雪人”,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彩虹鸟儿服装畅想”,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学生独特的创意与灵性。观鸟不仅是一种认识自然的方式,而且是一种理解世界的途径。它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当下的快乐,而且是一种恒久的心灵滋养与思维启迪。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创造中感受到知识与生命的深度链接。

    像鸟一样飞向自己的山

    在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中,我开始引导学生思考鸟类对世界的多元贡献。学生从色彩艺术、科技、心理、人工智能、生态等多个领域展开讨论。有的关注鸟类羽毛对时尚设计的启发,有的研究鸟类飞行对航空科技的影响。这种跨学科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科融合”。

    而让我更惊喜的是,学生表示以往对鸟类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自由”表象上,但通过此次无课日的深入观察与思考,他们逐渐意识到自由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与挑战。鸟类的迁徙需要跨越千山万水,面对恶劣的天气、食物的匮乏以及栖息地的丧失,它们依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每一次飞行。这份坚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自由,更在于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坚持与勇气。

    鸟类的灵动与美好着实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许多学生在观察、接触鸟类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专注与温柔。这种情感共鸣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疗愈作用,尤其是对内向或压力较大的学生,鸟类的陪伴让他们感到温暖与放松。当学生了解到鸟类因环境破坏而面临生存危机时,他们的同理心被唤醒。许多学生在活动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关切,并开始思考如何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这种责任感对初中生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寒假期间,我们班全体师生与家长共读了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中主人公塔拉通过教育突破原生家庭的束缚,像鸟儿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山峰,寻找自由与真理。在这次活动中,我也试图引导学生像鸟儿一样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观察鹦鹉的脆弱与美好,到用五谷杂粮创作鸟类艺术品,再到思考鸟类对世界的贡献——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一种信念:正如鸟儿依赖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学生也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勇敢追寻梦想,飞向属于自己的山。

    在想象的世界自由翱翔

    活动的第五个环节为“模特秀”。学生戴上翅膀道具走上“T台”,用自信的步伐和独特的姿态展现自我。他们通过设计自己的走秀动作、姿态和表情,将鸟类的灵动与自由融入表演中。这种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艺术灵感,也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翱翔。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在活动后说:“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这么自信地站在大家面前,这次经历让我觉得自己也可以闪闪发光。”还有两个学生合作设计了一段“双人飞行”的表演,用默契的动作展现了鸟类的协作精神。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活动的最后,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鸟儿的迁徙让我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如果我们继续伤害自然,最终伤害的将是我们自己”“我以前总是害怕与人接触,但如今我明白了,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这种情感的共鸣与心理的成长,让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脆弱走向坚强。

    “一只鸟的旅行”不仅是一次无课日活动,更是一场关于生命、自由与成长的教育实践。它通过鸟类的视角,帮助学生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与心理韧性。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知识的积累上,更体现在心灵的丰盈与思维的升华中。让教育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这是“班级无课日”的意义,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终极追求。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