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程思政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是以体育课程为基础,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本文从初中体育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意义出发,对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进行探究,并给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品行的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将课程思政模式融入初中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品行。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课程要求,捕捉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长跑训练教学中,学生在后半程常常由于体力不支产生放弃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进行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坚持到底。通过融入思想政治元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品质,有助于推动学生品行的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有以下三条可行的实践路径。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需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关注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要求和课程标准创设各种体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与感受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在障碍赛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解放军战士,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自己的智慧跨越障碍,成功抵达“胜利会师”地点。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解放军战士不怕困难、顽强作战的精神意志和机智勇敢的思维品质,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提升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又例如,运用项目式学习法,体育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体育课程思政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为: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文明使用乒乓球体育场地的宣传海报。在分工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并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文明使用乒乓球体育场地的重要性,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记忆。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需要借助体育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知识生动地融入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法治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运动冠军的成长信息,了解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激励学生以冠军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体育教师是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模式提供基础保障。 首先,学校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的教学方法传授给体育教师,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技巧,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模式的完美融合。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借鉴优秀的融合方法,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增强教师的教学融合能力。实践表明,在参观学习、与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够直观了解先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丰富的教学细节。在回到学校后,体育教师能够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落实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让体育教师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认知,促使他们积极探究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教师通过与专家的交流,能够了解到前沿的教学技术与教学思想,有助于创新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的方式方法,提高融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为新时代体育教学开辟了新路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该深化对初中体育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创设更加完善的体育思政教学模式,让体育课堂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使学生在体育精神的引领下不断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