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上海中医药大学
以教育家精神之力,筑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根基
刘 虹 王雅婷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家精神蕴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以及对教育规律的洞察,是推动教育进步、引领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当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育面临重大变革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将探索以教育家精神之力筑牢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根基。

    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须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例如,学校邀请知名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等参与培训活动,并利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教师意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师德意识。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主动关注并积极参与师德师风主题研修班、研讨会,自觉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和互联网等传播渠道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并采用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激励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营造校园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一是构建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构建教师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同时,学校要秉持全面客观的原则做好师德师风评价工作,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评先、课题申报、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关联起来,落实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自身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二是构建师德师风监督机制。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监督工作,学校可专门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委员会,确保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严格遵守师德师范;三是健全师德师风激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学校要对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例如,学校设立师德师风奖,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主题活动、教师节庆祝活动,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还能够确保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教师成长。学校应注重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通过树立并宣传先进典型等方式促进教师成长进步。同时,学院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为其提供专业指导,从而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教学岗位、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评选力度,在教师队伍中评选出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树立典型榜样,宣传相关先进事迹,鼓励其他教师向其学习。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为青年教师搭建、拓展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的平台,通过举办教学研讨会和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传帮带”“结对子”等活动,在思想政治和业务发展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此外,学校也要做好树立教师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教育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

    推进个性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教师要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化个性化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体来看,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教学新思路”等项目,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课堂、人工智能助教、虚拟现实实景教学等技术创新进一步赋能教学实践。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在课堂向学生介绍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学校可在内部开展“卷入式”教学探讨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教师之间彼此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并进行适当借鉴,完善现有的教学设计。

    以师德师风为根本,提升教师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学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先谋划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学校应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必要时建立四级审核把关机制,在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和师德师风把关要求落到实处。同时,学校须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例如,举办优秀教师表彰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和寒暑假教师研修等培训活动,并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师德规范教育纳入教师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长效机制。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提升教师依法从教的能力,保护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等内容,这是弘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举措。未来,高校应积极探索以教育家精神之力筑牢师德师风建设根基,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