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把齐瓦当的纹样,比如树、马分解出来,然后进行艺术的变形和组合,加上现代色彩的应用,就可以设计出每个人‘心中的瓦当’。大家还可以尝试把纹样应用到建筑、服装等设计中。”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的美术课堂上,教师王学亮正以“齐瓦当”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进而尝试“表达美、创造美”。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与审美素养,润养心灵,更能在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学校党总支书记路栋说。 多年来,学校以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为美育工作重心,以“全科渗透、文化传承、实践创新”为路径,将美育融入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师生评价与社会实践全链条,探索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悦雅美育”体系建设之路。 李丛丛是临淄区实验中学的青年美术教师,兼任学校“齐韵新生”版画社团指导教师。她总结出“套色拓印六步法”,指导学生将单色版画升级为多层套色版画,并融入“齐文化”元素,创作出《吉祥止止平安如意》《泱泱齐风》等兼具乡土意蕴与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 以“培养有艺术创造力的教师,培育有艺术创新力的学生”为目标,学校鼓励教师挖掘专业“技能点”,研发风格“各美其美”的校本美育课程。截至目前,依托教师专业特长,学校已开发出“墨韵书香硬笔书法”“中国红剪纸”“齐云创客”等32门校本课程。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到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进修,制定艺术教师专业成长长期规划,对音体美教师实行独立序列考评,通过提升培训层次、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激发教师开发课程、提升专业能力的主动性。 红纸在剪刀、刻刀下跃动,“哪吒”“敖丙”等形象被剪刻出来,贴在纸扇、购物袋上,印在T恤上——这是学校剪纸社团师生用“老”剪纸创作“新”花样的场景。追求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让学生在创新中传承非遗与地方传统文化,是学校美育教学的特色之一。 学校开设“马勺艺术设计”课程,将马勺的艺术表现领域从传统脸谱制作拓展到现代生活内容。师生创作的《九天揽月》《丝路华章》《绿水青山》等系列作品,展现了航天精神、丝路史诗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学校还开设“衍纸艺术设计”课程,学生以衍纸为载体,用冷暖交织的色彩和个性化创意图案,设计出头饰、披肩等系列作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学校将3D打印、激光雕刻、AI等技术融入艺术教育,学生借助科技手段探索艺术的多元表达。其中,“探索3D打印的奥秘”校本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优质课程资源,3D打印美术作品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师生用激光雕刻创作的《古齐国疆域图》《太公垂钓》《稷下学宫》等“齐文化”系列作品也广受好评。目前,学校已结集出版师生优秀科技类艺术作品集6册,并获评山东省首所“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示范校”。 近年来,学校“与陶”社团仿制陶甗、三足鬶、高颈彩陶罐等出土古陶器260余件。学校建设了包含陶文化长廊、陶艺体验教室、陶瓷烧制室、陶艺工作坊等功能区的综合陶艺中心。学生在陶艺长廊感受中华千年美学与历史变迁;在陶器设计、烧制过程中,通过制模、注浆、烧制等环节,学习泥浆粘稠度与流速、温控、窑变中蕴含的物理、化学知识。“以陶瓷工艺为支点,将审美培育与技术传授、知识学习相融合,是学校独有的校本美育范式。”校长王峰说。 学校从“悦雅美育”体系建设出发,探索美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开展跨学科美育教学。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审美与艺术内容,丰富学生的感受力、直觉力和想象力,促进感性与理性思维“对话”,激发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例如数学课上,教师用《清明上河图》解析黄金分割率,学生创作“数学艺术图案”,理解几何中的比例与对称之美;物理课上,学生通过“彩虹实验”理解光学原理,感受色彩光影的和谐;历史课上,学生用沙画演绎“飞夺泸定桥”的历史场景;德育课上,学生通过学校的VR美育平台沉浸式体验“大国海洋”“复兴之路”等红色美育场景。戏剧创编、非遗技艺等艺术形式融入课堂,实现了知识习得与审美体验的共振。学校各学科秉持“一科一美,科科有美”的设计理念,累计开发美育案例127个,形成“学科美育浸润行动指南校本资源库”,实现了美育的全方位渗透。 学校将“悦雅美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齐文化艺术长廊、展示名家与师生画作、主题式校园景观设计等方式,营造富有艺术与人文气息的环境,同时开展艺术嘉年华、艺术节文艺展演等活动。此外,学校创新“教师—学生—学科”三维评价体系:教师考核与课程开发、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挂钩,学生电子档案动态记录艺术素养,力求将美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激发师生向美而行的内驱力。同时,学校建立“齐文化”博物院、齐国历史建筑园、稷下文化生态园等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艺术体验。 近年来,学校艺术作品和展演节目多次获省市级赛事一等奖,原创舞蹈《焰》登上央视少儿春晚舞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美育+”行动计划,强化课程研发与创新,探索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心中播撒创意的种子。 (作者单位均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