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凌晨四点的“光”
周飞龙

    暑假参加了中国教师报组织的“暑期教师共读”活动,选择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全解》一书。上高中时,我就对唐诗情有独钟,曾经想着一天背诵一首,一年时间背完唐诗三百首,但是没有坚持下来。自从我的老乡朱彦军获得“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后,我又开始了唐诗的背诵,但仍然由于各种原因半途而废。参加这次活动后,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讲解坚持学习。

    开始时我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是在听柴海军老师讲完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后开始突飞猛进的。从此以后,我就凌晨4点醒来进行唐诗学习,边听老师讲解边做笔记。持续不断的早起和学习,把我的左眼“学肿”了,我到医院进行检查,大夫说是手机光刺伤了眼睛,让我以后打开灯再看手机。后来,我凌晨4点醒来时,不仅打开台灯,还要打开卧室的灯。不知是心理安慰,还是大夫的治疗方案起了作用,我的眼睛慢慢好起来了,我学的东西也变得更多了。

    我曾经买过好几个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家里还有为孩子买的拼音版,但这次共读的版本还是让我耳目一新。在海外版原序里,我读到赵昌平先生把如何读唐诗简单归纳为四句话:“诗要熟读,又要一字一字地读,反反复复比较着读,从中以我心去感悟诗心。”这四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诗要熟读”,多读几遍肯定可以熟;“又要一字一字地读”,我采用了抄写的办法,每一个字都去抄写,也把每一个字都在手里、心里、脑里过了一遍;“反反复复比较着读”,这次正好有许多老师对同一首诗发表各自的见解;“以我心去感悟诗心”,我自己认为写读后感是“感悟诗心”最好的方式,写是归纳总结,是感情升华,也是与诗人心灵的对话。

    千年唐诗,璀璨星汉。我看到了“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的凄凉景象;我感到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迂回慨叹;我触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海月”之情;我遇到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奈和忧愁;我想到了“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边关战事;我悟到了“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悠然自得……

    我将自己的唐诗学习历程总结为“诵唐诗,避酷暑,提修养;学吟诵,练技能,解忧愁”,可惜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修养的提高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但只要可以用心做一件事,至少能够在快乐中达到“解忧愁”的目的。

    非常感谢中国教师报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阅己、越己、悦己”的境界,同时也用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只要奋斗,就有可能;只要开始,永远不晚。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