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总是千头万绪,让人手忙脚乱。对新班主任而言,开学报到是班级管理的关键起点。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师生情感链接、家校融合、职业发展三个维度着力:对学生而言,初次见面的感受直接影响其入学表现;对家长来说,首次接触决定家校配合的基调;对新班主任自身,这是职业亮相的重要契机,更是开启工作新局面的关键。
报到前:角色先行,充分预设
开学前一周,班主任就应该率先有角色意识,提前思考需要准备的物资和要完成的事项,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工作模式,预演报到的流程和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按照时间节点列出清单,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物资准备。除了学校要求的班级花名册、家长信息表、课本和班级清洁用具等基础物资外,班主任还要在细节处下功夫:制作报到流程提示贴在教室门口,定制包含班主任寄语、科任教师信息、开学须知及家校共育小贴士等信息的班级指南,制作卡通贴纸、手写一张祝福贺卡等,都是班主任传递心意的小创意。
二是环境准备。学生报到前,班主任要对教室环境做简单的布置,营造班级氛围,体现育人主张:彻底清洁教室、规整课桌椅与杂物;在黑板上绘制欢迎新生的标语和图画,播放迎新幻灯片或短视频;在教室讲台上准备纸巾、饮用水,放置绿植鲜花做点缀,这些都是营造教室温馨环境的小方法。
三是情感准备。新班主任第一次直面家长和学生,难免会有些紧张,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学生和家长的第一印象。因此,班主任需要做好充足的情感准备。比如提前熟悉班级学生的信息,条件允许也可进行电话或到家家访。班主任还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介绍词,建立班级微信群,预设家长可能会问到的问题以及学生报到时可能发生的状况,多模拟几遍以积极的情绪迎接新生。
报到时:平稳有序,重点突出
开学当天,琐事繁杂,班主任需要提前在记录本上罗列各项计划,细心观察并虚心请教经验型班主任的做法,结合校情和班情把各项计划按照时间顺序再次排列,平稳有序、重点突出地迎接新生的到来。
一是保持状态。新班主任最容易被家长诟病的是“不成熟”。报到当天,班主任应着装正式,女教师可用淡妆修饰,提前到岗避免让家长等待。与家长交流时不卑不亢,用真诚和专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学生交流时,要多挖掘闪光点,通过蹲下来、摸摸头、拥抱等动作以及亲和的话语,把细腻的师爱传递给学生。
二是厘清事项。报到当天,教师开场后可引导学生互相认识,时间充裕还可以借助小游戏加深了解;接着是常规习惯学习,比如坐姿、发言、路队等,一年级学生家长都会等在校门口,看孩子的第一次放学;最后是布置任务,包括包书皮、贴课程表、制作姓名牌等。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卷调查请家长填写,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更多情况。报到当天的事项不要计划得太多,避免顾此失彼。
三是临场应变。突发状况是非常考验新班主任的,可以提前请教有经验的班主任,做好预设。比如,一年级新生通常会有大哭不止、坐不住等情况,可用玩具、绘本转移注意力;对多动、易怒等特需儿童,可联系心理教师协同处理,避免影响班级秩序。及时智慧地处理突发状况,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报到后:及时复盘,调适计划
开学报到后,班主任的工作才刚开始,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开学“规定动作”,还要对前一天的报到工作做一个复盘,以明确今后的班级工作方向和重点。尤其开学后的第一周,是班级气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利用这段时间迅速把握班情,从三个方面推进后续工作。
一是规整信息。班主任要把收集到的学生、家长信息进行归档,做好班级花名册、存好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班级群群聊制度,就上课的相关准备与家长做好沟通;准备好班主任手册、建立班级文件夹,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二是构思规划。掌握班级基本信息后,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规划,思考自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建立什么样的班集体,以及每个年段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策略。这既是在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通盘考虑,也是在为后面的家长会做准备。
三是建立秩序。报到之后,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情况梳理接下来的工作,比如编排位置、制定班规、筹建家委、常规训练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去完成。这些问题看似细小,但在建班初期都会触动家长敏感的神经,新班主任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保证工作平稳有序。
见好“第一面”就是开了一个好头。新班主任只要用积极的状态投入,用专业的精神做事,就会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渐入佳境。
(作者单位系重庆两江新区星光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