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7日 星期三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开发园本活动课程实践
王 哲 李孝更 王思奇

    近年来,学前教育领域“小学化”倾向凸显,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与吉林省知名幼儿园共同深入探索幼儿活动课程建设,提出并践行“自然、自主、自立”教育理念,构建了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幼儿活动课程体系。

    “五位一体”:幼儿活动课程开发创新。一是提出“自然、自主、自立”教育理念。其中,“自然”理念强调教育环境、策略、方式、过程的自然,顺应幼儿的天性,创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氛围;“自主”理念强调激发幼儿自主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索、自我决策;“自立”理念强调引导幼儿学会做人、做事、学习,与他人共同生活,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三自”理念之间呈现聚合关系,既强调儿童心性结构的聚合,也强调育人主体和资源的聚合。二是构建“四动交融”幼儿活动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围绕“三自”理念,设立了72个主题,每个主题统领一个教育单元,根据主题开发了包括区角、体能、亲子、社区4类共计960种活动课程。这些课程在目标上强调培育幼儿完善的心性结构,在资源上强调高校、社区、家庭多元主体参与。三是创设“四维生成”幼儿活动环境场域。学前教育专业与合作幼儿园构建了近万平米的活动课程环境场域,包括生态维度的小种植园、微林圃、沙水池等,生存维度的攀岩墙、游泳池、小小医务室等,生命维度的娃娃家、亲子角、五官故事墙等,生活维度的模拟烘焙室、陶艺室、微建构室等。四是重塑“五位一体”幼儿教师角色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积极推动教师角色定位向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与保障者、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者、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者、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者、家园共育的沟通与合作者转变。五是建立“五元主导”活动课程评价机制。学前教育专业每年开展1次由幼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家长、幼儿、教师和社会等5个层面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评价结果及时向合作幼儿园全体教师反馈。

    “四维突破”:解决体系、环境、教师、评价问题。一是解决活动课程体系兴趣性、多样性、系统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四动交融”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设计了“多彩的春天”“我爱做运动”“我要上小学了”等72个主题,每个主题统领1组幼儿活动课程,构成1个教育单元。同时,围绕主题单元设计区角、体能、亲子、社区等4类活动课程,每个课程中自然、自主、自立性养成各有侧重、渗透交融。二是解决活动课程环境生态性、儿童性、教育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四维生成”改革,合作幼儿园构建了近万平米的活动课程环境场域,包括生态维度场域、生存维度场域、生命维度场域和生活维度场域。三是解决活动课程教师专业性、复合性、引导性不足的问题。通过“五位一体”改革,学前教育专业邀请专家、研究人员驻园开展专题培训,选送骨干和青年教师到知名幼儿教育机构挂职实践、跟岗研修,同时参与园本竞赛制度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四是解决活动课程评价发展性、多元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通过“五元主导”改革,学前教育专业指导课程建设和质量评估,组织专家和幼儿园专业教师代表研制《活动课程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和《活动课程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实施以幼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和社会等五个层面主导的课程评价,由幼儿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向全体教师反馈。

    “三大成效”:幼儿活动课程开发及实施成效。一是实践“一核四维”育人模式。学前教育专业致力于培养合格教师“一践行三学会”核心素养,立足夯实师范教育底色、凸显学前专业特色,将“爱幼文化”渗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实践“一核四维”育人模式,即围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这一核心,形成以理论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三课程”+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三途径”+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培训平台“三平台”+阶梯性师能培养、理论研究与职业能力融合、个性化特色培养“三特色”为支撑的四维育人体系。二是打造幼儿课程开发平台和团队。学前教育专业在办学中努力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和平台,所在的教育学学科是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前教育专业建有全国首家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国家职业教育文献与数据库、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吉林省社会科学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吉林省师德师风教育基地、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职业师范教育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数字化重点研究实验室等。2021年,学前教育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主要成员主持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 项,2023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4年入选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项行动团队。三是活动课程在多所幼儿园推广应用。学前教育专业“校—园”合作开发的百种活动课程为解决幼儿课程“小学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构建“四动交融”课程体系、创设“四维生成”活动环境、重塑“五位一体”教师角色能力以及建立“五元主导”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形成了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幼儿教育模式,相关成果在全省多所幼儿园推广应用。自2018年3月至2025年7月,幼儿活动课程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一批幼儿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包括80余项课题、29篇论文和14部专著及教材。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