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2025年淮南师范学院迎新现场
青春在这里相遇
通讯员 杨梦玉 涂新宇

    跨越4000多公里上大学、手牵七旬奶奶求学、四位同名学生相遇……淮南师范学院的迎新现场,许多“新鲜事”同时上演。

    “太惊喜了!没想到学校这么贴心,一入校园就有学长学姐送上手写的生日贺卡。”来自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的赵思媛开心地说。

    开学日与生日奇妙相撞,在赵思媛眼中,二者都是“新起点”。学长学姐给予的祝福和室友的帮助让她迅速褪去陌生感,对于未来她充满期待,计划加入学生组织、竞选班委,在结交朋友的同时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昊”意为广大无边,承载着家人对孩子胸怀广阔、未来光明的期许。今年学校迎来了四位分别来自安徽马鞍山、芜湖、安庆和山西临汾的“张昊”同学。四位张昊都是男生,分别考入汉语言文学、数字经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得知校园里还有三个“自己”时,四个人反应各不相同。马鞍山的张昊因高中寄宿时见过同名同学,显得十分平静;临汾的张昊最初以为是新型诈骗手段,得知真相后对学校的用心感动不已;芜湖的张昊则直呼“一脸蒙”,他此前从未遇到过和自己同名的人;同一所大学里有了“其他的我”,让安庆的张昊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新生中还有一对亲姐弟,阚绪升、阚绪会分别被自动化专业和园林专业录取。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的大姐阚绪民去年便考入淮南师院园林专业,为他们的求学探明了道路。

    “寒暑假时,我和二姐经常听大姐分享在淮南师院学习生活的故事。”弟弟阚绪升开心地说。出于对编程和电路的热爱,阚绪升选择了自动化专业,从小便喜欢花花草草的阚绪会则追随着大姐的脚步,进入园林专业学习。

    “我们三人非常珍惜在同一所大学读书的缘分,将来我们要相互督促、好好学习,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阚绪升说。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4657公里是阿依提努克·托乎托孙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到淮南师院求学的距离。得知自己被录取后,阿依提努克·托乎托孙第一时间就关注了学校的官方抖音账号,美丽的校园环境早就让她的心提前飞跃4000余公里。真正踏入校园后,她说:“学长学姐都很热情,学校环境也很好,与家乡干热的气候不同,这里气候温润,我觉得很舒适。”

    “爷爷前些年已经去世,爸妈为了生计在外地务工,从2022年考入专科学校开始,我就带着半身不遂的奶奶一起上大学。”一群大一新生中,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25级自动化二班的张欣晨穿着朴素、沉稳干练,给人一种超出同龄人的成熟感。她很开心踏入心中理想的校园,更开心的是学校通过了她的申请:在校外租房,带着年逾七旬的奶奶上大学。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他们养我小,我一定要养他们老。”虽然只有21岁,张欣晨早已习惯一个人照顾奶奶的日常起居。谈起报考自动化专业的原因,张欣晨表示:“在合肥工业学校学习期间,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参赛获奖经历点燃了我对自动化领域的兴趣,也促使我选择了自动化专业。”

    兼顾学业与照料老人并非易事。张欣晨坦言,自己仍在努力寻找平衡,有时也感到疲惫,但奶奶拄着拐杖一点点地进步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

    这一天,是相遇,也是启程,更是无数温暖的开始。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