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
增强班主任岗位吸引力要用实招
刘 斌

    班主任是校园中忙碌且责任重的角色。他们既要授课答疑启智,又要处理班级纪律、协调学生关系等琐事,并频繁沟通家长,工作压力很大,所以一些教师对班主任岗位望而却步。近日红网“问政湖南”栏目上,一小学教师反映不愿意当班主任的留言登上热搜,该网友称班主任工作十分烦琐,写不完的表格,开不完的班主任会议,管不完的学生大小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何提升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意愿?关键是给班主任群体实打实的奖励,培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积极性,用制度保障班主任的权、责、利对等,增强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

    此前,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公示了《2025年惠州市中小学(幼儿园)终身班主任认定名单》,236名教师拟入选,这也是惠州市第二次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终身班主任”认定工作,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班主任岗位吸引力有所降低,甚至有教师为了不当班主任而与校长发生冲突。在此背景下,惠州“终身班主任”认定工作更具现实意义。

    惠州“终身班主任”认定标准明确且严格:在职在岗一线教师,女教师累计任职满25年、男教师满30年方可申请。性别差异的设定基于女性退休年龄较早的实际,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一旦认定为“终身班主任”,一系列优待政策便随之而来,覆盖生活各方面: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为忙碌奔波提供便利,公立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给予高效医疗保障,每月免费通话时长与流量满足沟通需求,免费景区门票、演出票价优惠丰富闲暇生活,贴心的疗养服务更是在荣退前送上关怀。这些看似细小的优待,实则是对多年辛勤付出的尊重与认可,是社会给予的诚挚敬意。

    从更深层次看,这一举措可以产生两方面重要影响,且共同指向构建良性教育生态、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更为广大教师群体的职业发展与权益保障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是为破解班主任岗位无人愿当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影响整个教师队伍建设。过去,班主任因责任重、压力大,且待遇与荣誉未获充分认可,成为许多教师眼中的负担。“终身班主任”制度通过长期激励,让该岗位从避之不及转变为值得追求的职业目标。当教师看到数十年坚守能收获荣誉与实惠,优秀教师主动竞聘意愿或将提升,进而形成“优秀教师争当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家长满意度提高—教师职业成就感增强—更多教师深耕一线”的良性循环,最终优化班主任队伍乃至整体教师队伍结构。

    二是完善了普通教师职业生涯末端荣誉认定的空白,为构建梯度化教师荣誉与惠师体系提供了地方样本,是对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的有力落实。“人民教育家”“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教师荣誉体系逐渐完善,这是对从教者的莫大鼓舞,只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一线教师而言难以企及。惠州以区域级荣誉精准补位,让普通教师的长期坚守能转化为可感知的荣誉与福利。这种探索并非个例,江苏省已构建涵盖“最美教师”“特级教师”等的梯度体系,兼顾不同层次教师需求和实际。两地实践共同指向构建上下贯通的梯度化荣誉体系目标,为搭建全周期教师发展支持链条提供了鲜活经验。

    理性审视这一制度,仍有优化的空间。从荣誉价值看,“终身班主任”属于职业生涯末端认定,若要最大化制度效能,需要将梯度化思路延伸至整个教师群体,构建覆盖全成长阶段的荣誉与保障体系:为新入职教师设立“新锐教师”“新锐班主任”奖,为中期教师设立“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称号,为资深教师设立“终身从教模范”等,让不同阶段教师都能看到清晰的职业路径与荣誉目标,避免因“荣誉断层”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制度的可持续性离不开公平与落地的双重保障,这也是利好政策惠及全体教师的基础。一方面,认定需要建立透明可追溯的评价机制,通过实绩、评价等多维度考核,确保荣誉授予深耕一线、实绩突出的教师,杜绝论资排辈或形式化认定;另一方面,优待政策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与落实细则,如就医“绿色通道”对接流程、公交减免身份识别方式等,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制度公信力。杜绝“纸上福利”,才能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制度的温度。

    “终身班主任”制度是尊师重教的鲜活实践,对教师的关爱化为覆盖全体、贯穿职业全程的制度保障,才能让教师厚植教育情怀,安心耕耘,点亮教育星空。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河口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