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每所中小学都是你们读懂边疆教育、涵养教育情怀的课堂。”9月19日,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副校长陈新兵带团走访新疆阿克苏地区,与该校在当地实习、支教的公费师范生座谈时说。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基础教育实现了从“马背小学”到标准化校园、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式蝶变。在这场教育变革中,陕西师大承担了培养国家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等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近15年累计向新疆输送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2900余人,书写了“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
铸魂:名师领航涵养教育初心
“教育是点燃火种的事业,边疆教育更需要用初心守护,用专业深耕。”2025年教师节前夕,陕西师大90级政教系校友、“全国优秀教师”邱红梅在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分享让在场的2022级公费师范生热泪盈眶。这场国家级名师对话会是该校为边疆师范生量身打造的“思政课堂”,通过名师示范课、教育家精神座谈会、边疆教育案例分析,让师范生在校期间触摸到边疆教育的温度。
“为边疆地区培养师范生不能脱离边疆教育实际,在校期间就要通过专项学习、定向化实践,牢固树立师范生对边疆地区基础教育的情感联结。”陕西师大教务处处长张亚泽说。
2007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陕西师大围绕“培养扎根西部的卓越教师”这一目标,构建“名师引领+实践赋能”培养体系,邀请邱红梅、张国治、刘婷等新疆名师担任“校外导师”,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讲座将边疆教学“身边案例”搬进课堂。学校还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等学校共设课程,开展“红石榴杯”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将“国家安全教育”“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内容纳入培养方案,让师范生学习边疆教育的“红烛精神”。
砺技:扎根课堂锤炼教学真功
“胡杨林活着三千年,死而不倒三千年,倒而不朽又三千年,谁能说说身边像胡杨一样的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的语文课堂上,陕西师大2021级公费师范生刘伊灵的提问激活了学生,他们纷纷举手分享爷爷屯田垦荒、父亲戍守边疆的故事,那一刻遥远的历史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这是刘伊灵实习的第七周,从跟着指导教师听课、记笔记,到独立设计课程,她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实践育人”教育体系的支撑。2025年9月,陕西师大选派232名公费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覆盖范围达乌鲁木齐、库尔勒、克拉玛依、阿克苏等地区的33所中小学。
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特色培养模式加速了师范生的成长: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四中学推行“教学实践+校园活动”双融入机制,实习生协助组织“推普周”“汉字书写大赛”;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打造“讲座拓思、比赛砺技、座谈凝力”三维体系,组织实习生聆听全国模范教师刘婷的讲座;昌吉州第二中学为实习生配备“双指导教师”——学科导师抓教学技能,德育导师带班级管理,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教育无小事,处处皆育人”。
传薪:西部红烛闪耀边疆热土
“我要把毕生精力播撒在教育事业上,做有幸福感的老师。”这是陕西师大第一届公费师范生廖思静的初心。2013年9月,她放弃广西北海的工作,随军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初级中学任教。从滨海城市到边陲小县,环境在变,但廖思静对教育的信念从未改变。
与廖思静不同,对2017届公费师范生杨猛来说,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曾使他陷入巨大的矛盾之中。“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走出去,最后又回到库尔勒,我们图什么?”电话里母亲的哽咽像一根刺扎进杨猛心里。改变发生在2022年,杨猛所带班级有一名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郁郁寡欢,处于精神崩溃边缘。了解学生情况后,杨猛针对性地为她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联合几位教师共同帮扶使其重拾自信心,最终这名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地对他说:“儿子,妈妈为你骄傲!”如今的杨猛已成为库尔勒市第四中学的骨干教师。“看着家乡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杨猛笑着说。
廖思静与杨猛的故事是“西部红烛”在新疆基础教育一线落地生根的缩影。
近年来,陕西师大通过“红烛耀边疆”系列活动,持续挖掘典型教育案例,如全国模范教师、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原校长程彩玲深耕边疆教育40年,推动学校成为自治区名校;2025年毕业的“优师计划”师范生吴璟辉主动请缨赴新疆奇台县任教,“想跟着前辈的脚步,把知识和爱带给边疆孩子”的真情流露道出新一代“红烛传人”的赤子之心……
今年9月,阿克苏第四中学举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该校副校长李培育表示:“实践基地是连心桥,让更多优秀师范生走进、懂得、扎根阿克苏,从而为当地基础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筑梦:全方位援疆书写发展新篇
“以西部基础教育之需塑造高质量师范教育,以高质量师范教育之力提升西部基础教育。”陕西师大校长游旭群的这句话道出了学校深耕教育援疆的初心和理想。
这份对初心和理想的坚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陕西师大近年来与新疆50余所中小学缔结“校校合作”,落地项目30余个;累计选派3800余人次师范生赴疆实习、支教,其中80%以上毕业后到新疆任教。
如今,陕西师大的教育援疆实践持续深化,学校与库尔勒市第四中学联合举办“实习成果展”,师范生设计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件”推广至周边学校;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通过“实习生见面会”,提前与陕西师大2022级公费师范生对接,实现“毕业即上岗”;外国语学院组建专家团队,为红其拉甫等边检站提供定制化语言服务,并定期组织大学生赴疆研学实践。
“学校将继续勇担教育强国建设使命,把教育援疆作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下去。”陕西师大党委书记李晓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