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党建领航 史蕴新声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科育人新路径
李成坚 马艳娟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教学史与建校史同步,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铁路官学堂,以外聘洋教习、使用前沿原文教材、运用英语授课开启了培养中国铁路工程“急用人才”之先河。西南交通大学百年外语教学史,不仅是一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历史,堪称一座滋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富矿”。本文系四川省2024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党建工作与外语学科建设互促提升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JGXM24-C155)。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科建设,深入挖掘和整理百年交大外语教学史,将学科史资源创造性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党建为舵、学科史为帆,在课程革新、文化挖掘与典礼浸润中,开创了“课内—课外、教学—研究、教师—教辅”联动育人的新格局,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也为“党建工作与外语学科建设互促提升路径研究”课题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案例。

    课程思政:以史为鉴,筑牢育人主阵地。学院党委引领课程创新,将学科史精髓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从学院通修课《理解当代中国》到各专业新生研讨课再到跨文化通识课程,学科史知识与当代中国价值观从历史和当代两个向度有机融入外语课堂,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学院党委书记领衔打造的《西方现代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通识课程,突破传统外国文学讲授方式,以“西方现代化”为核心关键词,设计七大主题单元,以历史的维度和中西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色和成就。如在“自然与生态”单元中,学生通过阅读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与布莱克的诗歌《扫烟囱的孩子》,考察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工业化代价和人权危机,引领学生深刻领悟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其时代价值。

    课程历经十年迭代,从慕课升级为图谱课程,覆盖学习者超50万,成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典范课堂,课程因此获得第三届全国教师创新大赛新文科正高组一等奖。

    学科史挖掘:以史铸魂,激发学科自信力。学院党委将学科史研究作为党建赋能育人的战略支点。2021年,由学院党委策划启动“基于校史的外语学科史发掘、整理与运用”专项课题,组建10支师生团队。

    团队系统梳理英、德、法、俄、日五大语种教学发展史,抢救性发掘出抗战时期118名学生译员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等珍贵史实。课题不仅填补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史空白,更提炼出以学校“五老”之一、卓越英语教师——李斐英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严谨治学、诲人不倦、开拓创新”的精神谱系。

    学院党委推动研究成果实现全方位转化,将李斐英教授事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课,打造富有特色的“新生第一课”;设立“院史撷英”育人专栏、举办“李斐英征文大赛”、录制特色微党课视频;组织团队通过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雪城大学挖掘李斐英海外求学史料,不断丰富育人素材宝库。

    这些举措使尘封的历史有效转化为“鲜活教材”,极大增强了学子的学科自信、历史自信与交大自信。

    特色典礼:以史聚力,涵育家国大情怀。学院党委将重大典礼仪式打造成学科史育人的沉浸式课堂。在2025年建院40周年之际,精心策划院庆活动,构建“典礼、科研、榜样、文化”四位一体育人矩阵。

    庆祝大会特邀历任领导、退休教师、杰出校友共聚一堂。老院长深情追忆峥嵘岁月,院友分享在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人的使命担当,新老交大人共同完成外语教育薪火的庄重传承。

    “四秩芳华,共话未来”座谈会促成老中青三代外语人深度对话。学科史团队展示研究成果,参研学生动情分享从史料中体悟到的“以德为桥、以学报国”初心。

    “四秩芳华,语你同行”育人主题展览,系统呈现40年来服务国家铁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师生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学子接续奋斗。

    院庆晚会话剧《一课百年》精彩演绎了李斐英教授执教风范,其激励学子为民族复兴苦读的呐喊穿越时空、震撼心灵,将典礼氛围推向高潮。典礼育人场景成为一堂全员参与、情感共鸣的“思政大课”。

    成效显著:以史育人,谱写时代新篇章。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以党建引领为舵,以百年学科史为帆,通过课程深度革新、学科史系统挖掘与活化运用、特色典礼文化浸润,将历史积淀转化为育人优势,实现了党建与学科史资源在育人实践中的同频共振,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科自信、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成功探索出一条“史蕴新声、育人育心”的特色路径,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四川“四有”好老师称号获得者、蓉城教育领军人才等杰出学科思政课教师代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将不断深化“党建+学科史”育人模式,推动研究成果向教学实践持续转化,拓展海外史料挖掘与数字化呈现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科史育人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聚焦国家战略与时代需求,创新外语人才培养范式,引导外语学子在感悟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书写更辉煌的育人篇章。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