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青山绵绵,万家灯火已经为夜幕的到来而闪耀光华。在这依稀的灯光里,袭着长衫的晏几道在一间低矮狭窄而又有些破旧的草屋里低头徘徊。时光荏苒,一晃多年过去,可是思念一个人的思绪一直没有停止。忽然,久闭的柴扉“吱呀”一声开了,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一句轻柔甜蜜的话语在晏几道耳畔响起:“先生,为何如此心事重重?” 记得晏几道在《小山词》的跋语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那时晏几道在乾宁军做通判,在开封府任推官,仕宦生活还算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所以他一有闲暇,就到沈十二廉叔和陈十君龙家吃酒吟诗。席间谁要是作出一首诗或词来,必要让名叫莲、鸿、蘋、云的几位歌女演唱助兴,而这几位歌女中的蘋最让晏几道难忘——举止端庄、才华横溢,竟然能用琴声表达男女之间的缱绻之情。可是人生无常,后来由于“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那几位歌女也随之风流云散,不知去向。晏几道写了一首《临江仙》表达他对蘋的感情:“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句“先生,为何如此心事重重”把晏几道从往事的回忆中拉回现实。晏几道还没来得及张口作答,那女子便已款款来到他的面前,提起拖地的裙裾说:“先生,我是侍女蘋啊!”晏几道见到蘋,不由得两眼瞪得溜圆,半天才喃喃自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有对青春易逝的感叹,也有对“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的无奈,当然也有对像蘋这样的歌女飘忽不定甚至生死不明的牵挂。现在,蘋像天外来客一样出现在晏几道面前,晏几道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见到蘋的情景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那次宴会热烈而又豪华,蘋像仙女一般风姿绰约,一次次来到晏几道的面前劝酒。那次,晏几道与蘋在宴会上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彼此含情脉脉,似有无限话语要向对方倾诉。蘋见晏几道手持酒杯注视着自己,上前嫣然一笑,为晏几道斟了一杯酒。这时的晏几道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可是他“不顾酡颜沉醉,举杯酣饮”。有知心的爱人劝酒,就是醉了又何妨?当晏几道喝下蘋斟给自己的一杯酒时,席间立马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时的蘋,拖着一袭长裙,带着一股香风,开始翩翩起舞。那时正是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春天,柳细、月明、花开、风来。可是,随着蘋的舞姿美妙动人,那楼外杨柳梢头的明月也因舞而落,那桃花扇影间的微风也为歌声而息。不知不觉间,月沉风静,夜阑更深。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词人晏殊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七。晏殊是北宋时的宰相,身居要职,权倾朝野,万人仰慕。晏几道在父亲光环的照耀下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珠帘绣户”“脆管清弦”的日子,可是到了晏几道走向社会时,家道已经开始衰落。黄庭坚在《小山词序》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也,此又一痴也。”这“四痴”是说晏几道孤芳自洁、忠纯真挚,难与一般俗人合流的个性,也告诉人们晏几道已陷入“仕宦连蹇”“家人寒饥”的悲苦生活之中。如今,在夜幕笼罩下,在灯火阑珊处,晏几道与蘋不期而遇,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恍如做梦一般。如何来证明眼前的情景是真的呢?晏几道干脆举灯相照。这一照,就有了今天读到的《鹧鸪天》一词:“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人生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无奈离别,可也有“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的乍然相见的喜悦。多年以后,晏几道还能与蘋相见,不知会是百感交集,还是物换星移之后的释然?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固镇县谷阳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