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以《Traffic Rules》同课异构为例
钟梓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为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我校举行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邀请校外专家与本校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现以牛津版《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8《Traffic Rules》两堂同课异构课为例,探讨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深度剖析教材内容,挖掘学科育人内涵。本单元处于Things around us 模块下关于Traffic rules的主题,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内容是“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教材里小女孩和爸爸正在路口识别红绿灯,学习交通规则过马路。相关核心词汇与句型是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yellow/green)Let’s...(stop/wait/go)。这说明,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交通安全规则意识。二年级学生正是培养独立社会生活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形成交通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过马路的习惯,很重要。

    ★分析与思考:从以上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不难看出,两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组成和功能认识达成一致,都要深度挖掘教材、捕捉教材育人价值的契机,而不只是单纯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教材的育人价值是否能被充分释放。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度剖析教材内容背后蕴含的意图和育人意义。

    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育人落脚点。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现根据教学目标对两个课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师A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根据交通信号灯说出交通规则。例如,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green/yellow. Let’s stop/go/wait.(学习理解)

    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交通规则知识,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实践运用)

    学生能够表达更多安全过马路的规则,并能够与同伴拍一部马路安全宣传片。(迁移创新) 例如,Don’t run on the road.Don’t play on

 the road. Cross the road at zebra crossing. Look left and 

look right.

    教师B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交通规则,并在语境中运用交通规则知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学习理解、实践运用)例如,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green/yellow. Let’s stop/go/wait.

    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交通标志,并有在真实语境中遵守交通标志的意识。(学习理解,迁移创新)例如,turn right/turn left/

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Don’t ride bicycles/Don’t play around.

    ★分析与思考:此环节不同点在于两位教师对文本的延伸。教师A以课本素材过马路为基点,以安全过马路为主线,拓展相关句型,培养学生安全过马路的意识,逻辑更紧密。教师B以课本Let’s learn more的交通标志为拓展点,补充更多相关交通标志,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尽管两位教师对文本延伸内容不同,但两位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很明确,延伸文本,进行安全教育。

    优选新知呈现方式,彰显育人价值。新知呈现是一节课的主干,教师对新知的呈现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的接受效果和学科育人效果。现针对新授环节对两个课例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师A新授环节:教师播放学生唱歌去公园的歌曲,设立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步行去深圳人才公园的情境。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交通信号灯时,教师通过不断提问学生该怎么做,让学生学会识别交通信号灯并遵守交通规则,理解并运用核心句型“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green/yellow.

 Let’s stop/go/wait”进行回答。最后呈现绿灯最后1秒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该不该过马路。

    教师B新授环节:教师设立小象在马路口遇到主人公警察POLI,在与POLI的对话中识别交通灯,并遵守交通规则,运用核心句型“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green/yellow. Let’s stop/go/wait”进行交流。

    ★分析与思考:教师A通过设立真实情境,在路上遇到不同的交通信号灯时,教师反复提问学生,让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在活动中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同时绿灯最后一秒该不该过,引发学生思考,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教师B的新授环节,通过小象与警察对话的过程,学会核心句型Look at the light. It’s red/green/yellow. 

Let’s stop/go/wait. 故事引人关注,但是该环节处理过快,教师直接呈现小象与警察的对话,学生缺乏思考时间和表达机会,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和内化。

    巩固运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A巩固环节:教师A设立学生要去学校对面宝能城的真实问题。3次邀请3位学生扮演红绿灯,2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交通信号灯路口到达宝能城。

    教师B巩固环节:教师B设计过马路的场景,操控交通灯,多次邀请10个以上小朋友站在位置旁,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说出句子并作出相应行动。

    ★分析与思考:教师A设立真实情境,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学生围绕真实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内化交通规则为行动,具有育人效果。教师B多次邀请大量学生参与过马路,受众群体多,学生参与感强,在游戏中内化交通规则并化为行动,同样具有育人效果。

    利用延伸扩展,升华育人价值。延伸扩展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有助于学生深入挖掘学科内涵,也能提升学生的品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A延伸环节:教师A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更多过马路的交通规则,接着播放过马路的安全视频,让学生总结出拓展句型:Don’t run on the road.

 Don’t play on the road. Cross the road at zebra crossing. 

Look left and look right. 小组合作使用上述句子拍一部马路安全宣传片。最后教师升华主题:我们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学生思考后举手表达:Traffic rule keep us safe.

    教师B延伸环节:教师B展示一张交通混乱的图片,询问谁可以帮忙整顿,引出要学的交通标志turn right/turn left/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Don’t ride bicycles/Don’t play around. 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认读,小组根据手中交通标志提问,最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POLI指挥,恢复了交通秩序。

    ★分析与思考:教师A以书本素材为基点,以安全过马路为主线,拓展相关句型,环环相扣,逻辑性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拍马路安全宣传片,不仅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内化知识和马路安全意识,最后的提问促使学生思考,育人价值得以升华。教师B通过一张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带领学生学习,在使用所学句型帮助恢复交通秩序的过程中,内化了所学知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并实现了心中的英雄梦,具有双重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系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南山〉第二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