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弦歌
一墙花海润童心
何春奎

    “就是这个路口,右转上坡,尽头就是幼儿园了。”衡主任是这片学区的负责人,他给司机指着路。刚下车,一片绿树红花迎面袭来,幼儿园就掩映在这道风景里。从外望去,幼儿园不大,一道半通透式围墙内,大门口依着一处门房,居中一座三层楼房,其间还有一个不太规则也不够宽敞的操场。

    在衡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穿过院门进了幼儿园。前方,三道旗杆威武地展示着规矩和秩序;旁边的儿童游乐场,似乎只待一声铃响就要喧闹起来;深绿的地垫一铺到头,运动场上跳跃着红蓝相间的塑胶垫;教学楼的白墙蓝柱间点缀着各种雅致的造型。围墙之外,有医院、有小区,是世俗;围墙之内,有孩子、有教室,是教育。

    回望那一面绿树红花围成的“墙”,不禁有些感慨。说“一面”,是因为那是一棵树顺着墙的走向,以墙的姿态生长和呈现着。树的一拳粗的老干从花坛伸出,分出若干粗枝倚着围墙爬,直蹿到围墙上的不锈钢栏杆,攀援、盘旋、伸展、拥抱、环绕,围着这面墙做文章。那些密匝匝的茵绿色叶片一顺儿铺下,疏密有致、高低错落,那些褐色枝条则躲进了绿叶的深处。

    这也是一面葳蕤的花墙。如果不够用心,那些精力旺盛的枝条定会不停地去骚扰行人。况且,这么窄小的地方,它们也肯定会打起架来,甚至闹成一团糟。我看到的却是整齐有序,刚有一些伸向路面的顽枝,似乎也被赶忙“劝”了回来。就在这面“墙”上,三角梅绽放着紫红花朵,或大方或娇羞地在风中摇曳——这是自然之美,也是人工之美。

    到了教学区,另一幅生动的景象流淌开来。一间间布置温馨的教室里洋溢着一张张笑脸,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水壶整齐地摆在门口小桌上、过道里、墙壁上。在向日葵班、苹果班、蒲公英班……年轻的幼儿教师唱着好听的歌曲,小朋友像白胖胖的蚕儿一样安逸地生长着。

    这一幅动人的教育图景打消了我对乡村民办幼儿园的各种担忧和“脏乱差”的一贯偏见。陪同我们的园长年龄不大,却已在这里经营了十多年,其间多个孩子高兴地向她扑来,她便给予轻声安抚和搂抱。我偶然瞥见她这个年龄不应该出现的数十根白发,她说:“这里既是幼儿园,也是我们的家。每当看到一处问题,我们都会尽快想办法解决。”

    想起衡主任一定让我来看看这所幼儿园,也想起负责民办教育管理的同事在工作报告里特意点赞了这所幼儿园。“现在招生困难,幼儿园只有150名学生。”园长有些忧虑,但仍然坚定,“人多人少,我们都要想办法办好!”

    这里距离县城20多公里,既不发达也不繁华,甚至还显得有些冷落。幼儿园的孩子,有些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年迈的老人可以依靠。但能拥有这样宁静整洁的园舍、温馨雅致的教室,还有那一面花海的屏护滋润——我想,他们的童年时光定会十分悠然。

    回到操场,门口的那位保安仍然笑容可掬。他不是对我们,而是蹲下身,对两个抱着他裤脚的孩子笑着说:“好好好,等会带你们玩……”他不仅是幼儿园的保安,也是园长的父亲。

    花墙上的那些三角梅,虽然花香不够浓烈,但却纯洁而坚韧;就如我们的乡村教育——虽然艰辛,仍须坚守!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西充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