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八一红军学校(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是一所诞生于人民军队母体、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近年来,学校依托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多措并举推进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追寻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校史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根。我校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南岗干部子弟学校”,由罗荣桓元帅夫人林月琴于1948年在哈尔滨创办。学校的南迁史可以说是一部解放战争史。作为培养革命后代的摇篮,毛泽东、罗荣桓、叶剑英、陶铸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第四野战军及其后续部队各级干部的子女先后在学校学习。建校70多年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诸多将军及一大批栋梁之材。为了整理和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学校通过拜访老校友、收集校史资料、建设校史室、成立“八一”校友会、组建“八一”校友艺术团、制作《映像八一》宣传片、发动校友重走母校办学之路等活动,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做了整理和补充,先后出版了《风采八一》校史丛书、《林月琴画册》《托起明天的太阳》《八一学子的足迹》等。校史的编纂和普及过程,是对“八一”前辈的纪念,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精神教育”和“爱校教育”过程,激发了广大师生、历届校友的自豪感和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 打造红色景观,营造红色氛围。一所有文化的学校还必须有一个有文化的校园环境。学校与南部战区机关为邻,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营造红色育人空间。学校大门处立有创始人林月琴校长的雕像;校园里修建了英雄广场、元帅将军的画像长廊、矗立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操场上LED大屏幕每天中午展映以军事题材为主的爱国主义影片,吸引学生观看;教学楼里张贴着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图片;庄重的校史室记载了“八一”学校9迁校址、12次易名的发展历程。这样的红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持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开发红色课程,弘扬红色传统。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鼓励全体教师以课堂为载体,探索在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小学部开展“光荣传统与我同行,革命军人助我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初中部开展“八一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学校多个教学案例和学生社团在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被评为广东省综合实践样本校。学校还开发了红色文化研学课程,通过“重走母校办学之路”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军史和校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红色活动,激活红色血脉。校园活动是学校文化的“显示器”。学校每年举办军旅文化艺术节,历时3个月,有“八一”艺术团专场演出、红色经典阅读、毛主席诞辰纪念座谈会等;每年邀请开国元勋后代、知名校友、专家学者到校开设“红色讲堂”,给师生增添精神食粮;学校以少年军校活动为载体,每年暑假开展军事夏令营活动,每周开设军事课,并列入课表;学校还积极开展创建红色班级文化活动,进一步夯实校园文化的基础,让红色基因永葆活力、彰显威力。 “八一”红军学校的品牌示范效应日益彰显,近10年来接待全国各地交流学习人数已超2万,连续27年被评为市、区初中毕业班教学工作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