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基教参考
设计有趣又好玩的作业
刘 珍 苏 昕

    在“双减”和五育并举的政策背景下,作业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学生感兴趣且能促进全面发展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以口语表达、趣味游戏、阅读视听、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形式完成的非书面作业有着传统书面作业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除了日常的设计外,这样的作业也适合学生假期完成。

    趣味性作业。形式活泼、充满童趣的作业,能激发学生主动完成的热情,使他们产生乐于作业的情感倾向,享受思维挑战的成就感。其中“游戏式作业”和“魔术类作业”最具代表性,常见的语文游戏式作业有:拼音游戏“我是小伞兵”,识字游戏“小动物躲雨”“放飞气球”,成语游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话游戏“西瓜派对”“心有灵犀一点通”……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可以用转转盘、开火车、找朋友、闯关等游戏方法训练计算速度;用扑克牌训练比大小和数的组成,以“模拟商店”的游戏巩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借助必要的道具设计新奇有趣的“魔术作业”,如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可设计成“感应数字”小魔术:将一副扑克牌剔除A和大小王后,按牌面数字分成质数和合数两堆,让观众任意抽出一张牌插进另一堆,学生通过“感应”迅速找出观众抽出的那张牌,从而在魔术表演中轻松巩固新知。

    探究型作业。此类作业立足于儿童的学,通过探索研究习得知识,获得经验,形成创新力,推进儿童在科学素养、创造力、实施力等方面的发展。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贝”的故事》,可设计“汉字主题故事”作业,探究自己姓氏的演变过程,搜集与姓氏有关的故事,制作汉字故事小报等。再如六年级学完统计图后,学生可分组调查本班学生的近视情况和用眼卫生习惯,制作扇形统计图,探究影响小学生视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制作一份预防近视的宣传小报。

    实践型作业。学生通过实践型作业进行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能更有效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抽象思维的转化。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作业:寻找身边的春景,拍照记录春天;用画笔画出春天;制作干花、书签、树叶剪贴画等留住春天;仿照课文写写春天的小诗……再如正方体的展开图一直是五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可设计画立体展开图、剪切折叠正方体等活动,验证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长程式作业。设计合理的长程式作业,能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探究现实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深度。《写观察日记》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教师可提前带领学生播种几粒绿豆,在关键时间节点引导学生用拍照、绘画、记录单等方式记录绿豆生长的全过程,为习作做好扎实铺垫。再如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可以“比比谁的小葱长得高”为主题引导学生种植小葱,测量葱叶生长长度,绘制折线统计图,从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角度探究植物生长所需条件,试着写出研究报告。

    项目式作业。项目式作业是一种系统化解决真实问题、完成复杂任务的作业,学习过程包括:制订计划、设计思路、进行决策、执行方案、交流结果等,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制作简易动力船模型”为例,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或实地研学,认识船的构造和制作工序,画出简易动力船模型图,再收集材料制作简易动力船模型,然后进行团队展示,分析不足并研究改进。教师设计项目式作业时要合理分组,确保作业在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和指导中完成,同时要分解内容、明确要求,确保任务完成。

    非书面作业的设计要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寓练于乐,彰显作业的童趣性、适宜性、灵动性,让非书面作业助力“双减”落实,助力学生素养提升。

    (作者单位分别系安徽省枞阳县枞阳中心学校、枞阳镇石岭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