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贵港到吉林抚松,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李品贞乘飞机、转高铁、换大巴,跨越3300公里奔赴一场“久违的约会”,“我要把如何借助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撬动名师工作坊建设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并借助平台看看别人的经验。”同时也是名师工作坊主持人的李品贞难掩兴奋。 近日,由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主办的“主题研修系统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在长白山脚下抚松县举办。“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是解决教师培训‘最后一公里’的有力探索,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抚松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是一次推动县域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斌在开幕式上说。 22年前,原吉林省教育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元昌针对县域农村教师全员培训支持体系不健全,教研、科研、培训不能形成合力,小规模学校难以开展教师培训等问题提出了“校本主题研修系统”,着力构建融教研、科研、培训为一体,有组织、有机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沿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路径,把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教师。“一个教师在这条路上走几个来回,不合格的会成为合格的,合格的会成为优秀的,优秀的会成为卓越的。”李元昌说。 因区域、城乡、校际发展的差距,每个地方都会存在“薄弱学校”,而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在推进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吉林省舒兰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刘晶波说:“‘薄弱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而校本主题研修系统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路径。” 针对农村学生单词量少、缺少语言环境等现实,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中心校教师张海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确立了“如何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的研修主题,并在实践中逐渐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英语单词教学“三瓣法”。 主题研修让张海丹体会到“提升了专业,成就了孩子”。张海丹说:“校本主题研修的开展让我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教学方法要围绕学生转,今天‘三瓣法’有效了,明天面对不同的学生也许要多一瓣,也许要少一瓣。在思考中又发现许多新问题,如发音没有规律的单词如何记忆、单词在句子中如何运用……这些问题又是下次研修的起点。” 第一次踏进舒兰市第六中学的校门,教师付佳鑫心里一片失落,“学校太小、太普通了”。2020年,学校启动实施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借助这股“东风”,付佳鑫积极进行探索,虽然遇到一些障碍和困惑,但在学校和研修组的帮助下,她确立了第一个研修主题“初一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研究”。“几年下来,校本主题研修改变了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付佳鑫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从最初的两个县几十所学校400多位教师到今天10多个省数万名教师参与,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改变了许多学校和教师的命运,就像黑龙江省宝清县教育局副局长王连君所说,“6年校本主题研修让学校特色发展了,教师素质提高了,学生负担减轻了、成绩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 。 抚松县第八小学位于长白山下的松江河镇。2019年冬,张金宽调任校长,教师队伍老龄化、学生外流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张金宽从2002年起就开始在学校进行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建设,他先后调任几所学校,都一直努力推行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把几所薄弱校变为优质校。 为改变学校面貌,张金宽再次把校本主题研修系统引入第八小学。为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学校专门为中层领导设计了一本领导研修与责任手册,形成了“上下同修,干群同研”的局面,还提出了“一研二观三常态四展示五精品”的研修路径,学校良好的研修氛围就这样形成了。 “不孤立地看待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把他们的成长放到研修组中考虑,将研修组放到学校的大环境中考虑。如果将研修组建成一个个研修团队,研修组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温床’;如果每个研修组都成为‘温床’,就构成了校本主题研修的大环境,也便形成了教师发展的‘大气候’。”李元昌在校本主题研修系统中提到,“环境的外因引发教师的内因发生变化,学校就成了优秀教师成长的摇篮。” 侯光辉自2019年起先后担任舒兰市第六中学和天德乡学校校长,两所学校都是薄弱学校。他借助校本主题研修系统改变了第六中学面貌后,2023年9月调到天德乡学校又启动了校本主题研修系统,针对青年教师经验少、教学设计随意、重难点把握不准等问题,学校确立了“初中课堂课型结构的探索与实践”研修主题,让青年教师掌握不同课型的结构和流程,锻炼教学基本能力,目前成果已初步显现。 为了扩大校本主题研修系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长春师范大学2020年成立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聘请李元昌为名誉主任,全面开展主题研修系统实践及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吉林舒兰市、广西贵港市、黑龙江宝清县等省内外千余人次培训,并召开万余人参加的线上线下经验交流会。2022年,在全面梳理总结校本主题研修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学校组织申报的“促进农村教师自我发展模式——‘五级网络、主题研修系统’的实践探索”获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回去后我一定把其他地方的好经验融入工作坊建设中,让更多教师受益。”看着一个个区域、一位位教师结合实际创生的好办法,李品贞的信心更足了。
|